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蓍实

蓍实

《中药大辞典》:蓍实

药材名称蓍实

拼音Shī Shí

出处《本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

性味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酸,无毒。"

功能主治《本经》:"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蓍实

药材名称蓍实

拼音Shī Shí

英文名Fruit of Alpine Yarrow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蓍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illea alpin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高山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具短根状茎。茎直立,有棱条,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长线状披针形,长6-10cm,宽7-15mm,栉齿状羽状深裂或浅裂,裂片线形,排裂稀疏,半抱茎,两面生长柔毛,下面毛密生,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常枯萎,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花径5-6mm,集生成伞房状;总苞钟状,总苞片卵形,3层,覆瓦状排列,绿色,草质,有中肋,边缘膜质,疏生长柔毛;边缘舌状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长圆形,先端3浅裂;中心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宽倒披针形,有淡色边肋。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酸;苦;性平

功能主治益气;明目。主气虚体弱;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本经》: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钝叶蔷薇

    《中药大辞典》:钝叶蔷薇药材名称钝叶蔷薇拼音Dùn Yè Qiánɡ Wēi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钝叶蔷薇的根。全年均可采挖。原形态钝叶蔷薇,又名:美丽

  • 赤车使者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车使者药材名称赤车使者拼音Chì Chē Shí Zhě别名鹿角七、细水麻叶、石边采、小白沙来源为荨麻科楼梯草属植物大伞楼梯草Elatostema umbel

  • 柠檬

    《全国中草药汇编》:柠檬药材名称柠檬拼音Nínɡ Ménɡ别名黎檬来源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柠檬Citrus limonia Osbeck,以果与根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冬采。性味果:酸

  • 喜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喜树药材名称喜树拼音Xǐ Shù别名千张树、水桐树、旱莲木来源珙桐科旱莲属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根、果及树皮、树枝、叶均入药。

  • 柳叶鬼针草

    药材名称柳叶鬼针草拼音Liǔ Yè Guǐ Zhēn Cǎo英文名Spanishneedles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 黄杨木叶

    药材名称黄杨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Yè别名黄杨脑(《丹溪心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黄杨醇碱E、环朝鲜黄

  • 白活麻

    药材名称白活麻别名活麻草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裂叶荨麻Urtica fissa Pritz.,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用

  • 桃茎白皮

    《中药大辞典》:桃茎白皮药材名称桃茎白皮拼音Táo Jīnɡ Bái Pí别名桃皮(《本草经集注》),桃树皮(孙思邀),桃白皮(《本草图经》)。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

  • 垂花胡枝子

    药材名称垂花胡枝子拼音Chuí Huā Hú Zhī Zǐ别名马扫帚来源豆科垂花胡枝子Lespedeza penduliflora (Oudemann) Nakai ssp. ca

  • 血沟丹

    药材名称血沟丹拼音Xuè Gōu Dān别名土黄芩、一麻消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柳叶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yunnanensis Levl. Var. s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