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葱归溻肿汤

葱归溻肿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葱归溻肿汤

药方名称葱归溻肿汤

别名葱归汤(《仙拈集》卷四)。

处方当归9克甘草9克独活9克白芷9克 葱头7个

功能主治主痈疽疮疡,初肿将溃者。

用法用量上药五味,以水600毫升,煎至汤醇,滤去滓,以绢帛蘸汤热洗,以疮内热痒为度。如温再易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金鉴》卷六十二:葱归溻肿汤

药方名称葱归溻肿汤

别名葱归汤

处方独活3钱,白芷3钱,葱头7个,当归3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痈疽疮疡,初肿将溃之时。

用法用量葱归汤(《仙拈集》卷四)。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 通泄散

    药方名称通泄散处方苦丁香(为末)9克轻粉少许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治风涎暴作,气塞倒仆。用法用量用水调匀灌之,良久涎自出。如未出,含砂糖1块,下咽涎出。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 和气饮子

    药方名称和气饮子处方人参3分,白术3分,当归3分,肉豆蔻3分,阿胶3分,白茯苓3分,干姜3分,木香2钱,罂粟壳2钱,香蔓2钱,甘草2钱,蒿豉饼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小腑皆通,下痢白色。用法用量

  • 豆蛤散

    药方名称豆蛤散处方黄柏末1两,枯矾2钱,铜绿2钱,烟膏3钱,金佗僧3钱,蛤粉8钱,青黛3钱,生石膏1两,黄豆炭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头面破烂流水,黄水疮水至处即烂,或结厚靥;并治腿足血

  • 龟背散

    药方名称龟背散别名龟胸丸处方大黄3分(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消(制)、枳壳各等分。制法为大蜜丸。功能主治儿生不能护背,客风入脊;

  • 葶苈丸

    《外台秘要》卷十九引唐侍中方:葶苈丸药方名称葶苈丸处方葶苈子52.5克(生用)牵牛子泽漆叶海藻(洗去咸,炙)昆布(如前炙)桑根白皮(炙)甘遂(熬)椒目郁李仁(去皮)各22克 桂心7.5克制法上十味,捣

  • 助阳和血补气汤

    药方名称助阳和血补气汤别名助阳和血汤(《兰室秘藏》卷上)、助阳活血汤《崔东垣试效方》卷五)。处方香白芷0.6克蔓荆子0.9克 炙甘草当归身(酒洗)柴胡各1.5克升麻防风各2.1克黄耆3克功能主治治热邪

  • 黑豆蛋酒汤

    药方名称黑豆蛋酒汤处方黑豆60克 鸡蛋2个 米酒120克制法将黑豆、鸡蛋用文火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壳再煮即成。功能主治调中,下气,止痛。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时加米酒,吃蛋喝汤。摘录

  • 调经养荣汤

    药方名称调经养荣汤处方归身1钱半,川芎7分,白芍8分,熟地1钱,生地5分,丹参8分,玄胡6分,丹皮5分,香附1钱,陈皮7分,白术8分,砂仁2分,红蓝花3分。功能主治血枯经闭。用法用量上以水2钟,煎8分

  • 皮炎汤

    药方名称皮炎汤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竹叶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凉血凉营,清热解毒。主药热入营血,蕴而成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参苓白术丸

    《寿世保元》卷二:参苓白术丸药方名称参苓白术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去芦,土炒)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怀山药(炒)1两,白扁豆(姜汁炒)1两,桔梗(去芦)1两,薏苡仁(炒)1两,莲肉(去心皮)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