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莨菪叶

莨菪叶

《中药大辞典》:莨菪叶

药材名称莨菪叶

拼音Lànɡ Dànɡ Yè

别名铃铛草(《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麻性草(《湖南药物志》)。

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

来源为茄科植物莨菪叶片,立夏后采收,晒干。

性状干燥叶大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呈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约26厘米,宽约10厘米,叶端尖,叶缘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三角形,上面黑绿色,下面淡灰绿色,密具毛茸,主脉上毛茸更多。由腺毛分泌的物质,在叶片不很干燥时带粘着性。以叶片绿色,密生茸毛、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莨菪叶含灰分20%,总生物碱0.045~0.14%,其中主要是天仙子胺、东莨菪碱及阿托品;另含一种苦甙名天仙子苦甙。

性味《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苦,寒,有大毒。"

功能主治镇痛,解痉。治胃痛,齿痛,气管炎咳喘。

①李承祜《生药学》:"镇静,镇痛。用于支气管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齿痛等症。又可为麻醉剂、催眠剂。"

②《中国药植志》:"为膀胱炎与淋病的镇痛药,与泻药共享,可防上肠绞痛。"

③《东北药植志》:"治胃痛,神经痛,气喘等。"

④《内蒙古中草药》:"镇痛,解痉,止泻,治气管炎,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厘;制成酊剂、浸膏。流浸膏或混入烟叶内烧烟吸。

复方①治气管炎:莨菪叶、三棵针、金刚骨各等分为末。每次服一分五厘。(《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老人咳嗽、气喘:莨菪叶少许,混烟叶中吸之。(《内蒙古中草药》)

③治牙疼:莨菪叶少许,混烟叶中,吸(烟)含口内。(《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莨菪叶

药材名称莨菪叶

拼音Lànɡ Dà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Black Henbane

别名铃铛草、麻性草

出处出自《科学的民间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oscyamus niger L.

采收和储藏:秋播者从第2年4月起便可选晴天陆续采收下部老叶片,最后在采收种子前5-6d将全部叶片采下,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工二年生草本,高达1m。全株被粘改建的腺毛。根粗壮,肉质。一年生植株茎极短,茎基部具莲座状叶丛,叶长可达30cm,宽达10cm。二年生植析茎伸长分枝。茎生叶互生,无柄,基部半抱茎;叶片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2-6cm,先端钝或渐尖,边缘呈羽状浅裂或深裂;向顶端的叶呈浅波状,两面除生粘性腺毛外,沿叶脉并被柔毛。花腋生,单一,径2-3cm;花萼筒状钟形,5浅裂,花后增大成坛状,有10条纵助,外被直立白柔毛;花冠钟状,5浅裂,黄色囊有紫堇色网纹;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的近中部,稍长于花冠;花药纵绽裂形,深蓝紫色;子房2室,柱头头状,2浅裂。蒴果藏于宿存的萼内,长卵圆形,成熟时盖裂。种子小,近圆盘形,淡黄棕色,有多数网状凹穴。花期5月,果期6月。

形态与上种十分接近,主要区别:本种为一年生草本,植株较小。根细瘦而带木质。无莲座叶从,茎生叶不作羽状分裂或仅有极浅的波大辩论浅裂。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数为皱缩破碎的叶及花枝,完整的叶呈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约26cm,宽约10cm;叶端尖,叶缘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呈三角形,叶片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淡灰绿色,密具毛茸,主脉宽阔,着生毛茸更多,由腺毛分泌的物质,在呈片不很干燥时,带粘着性。无叶柄(根出叶具长柄)。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均有气孔,毛茸易察见。②叶肉的栅栏组织为1列细胞,排列较不整齐;海绵组织为3-4列细胞。在栅栏组织下方的叶肉细胞(结晶层)中,有含草酸钙方晶。③主脉颇扁阔,维管束双韧型;木质部位于主脉中央部;稍偏下方,略作横条状,导管稀疏散在,韧皮部细胞位于木质部的上下则,维管束的四周,有细胞壁稍厚的细胞环。在主脉部的薄壁细胞中,散有草酸钙砂晶。上下表皮的内方有数列厚角细胞。

粉末特征:灰绿色至暗绿色。①表皮细胞壁略呈波状,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②腺毛柄长1-4细胞,腺头均为多细胞,约至10细胞以上,全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也有为单细胞腺头的腺毛。③非腺毛由1-10细胞组成,以2-4细胞为多见,长约100-300μm。④草酸钙结晶以方晶最多,存在于叶肉组织细胞中,有时可见双晶。稀有簇晶、圆形结晶及砂晶,主要存在于主脉薄壁细胞中。

化学成分莨菪叶含生物碱,主要天仙子胺(gyoscya-m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及阿托品(a-tropine)。另含天集邮册子苦甙(gyospicrin)[1]。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1.对行为的影响: 兔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6mg/kg,可出现闭眼、侧卧、翻正反射消失,约经40分钟恢复,但活动仍较少。东莨菪碱与冬眠合剂合用于人、猴、犬均可产生全身麻醉。东莨菪碱与戊巴比妥或眠尔通合用也可使小鼠活动明显减少,表现出与中枢抑制药的协同作用。小剂量东莨菪碱(0.1-0.2mg/kg)使小鼠自主活动增加。小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4mg/kg,能增强中枢兴奋药(苯丙胺、脱氧麻黄碱、咖啡因等)所引起的活动增加,并能对抗利血平及氯丙嗪引起的活动减少,表现中枢兴奋作用。因此认为,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双向性的。

1.2.对脑电的影响: 给埋藏电极的清醒猫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0.05-0.1mg/kg,5分钟后,脑电图由低幅快波转变为不规则的高幅慢波。但此时惊醒反应仍存在,动物表现安静。若剂量增至0.25-0.50mg/kg时,脑电活动出现高度同步化和不规则高幅慢波,而且脑电惊醒反应亦消失;动物表现兴奋狂躁。对猴、犬、兔和大鼠等动物,东莨菪碱所引起的脑电反应非常近似,并能阻断多种生理刺激所引起的惊醒反应。

1.3.对条件反射的影响: 大鼠皮下注射东莨菪碱0.05-100mg/kg,能不同程度地阻断回避性条件反射和二级条件反射,阻断率与剂量呈平行关系。在抑制大鼠回避性条件反射时,东莨菪碱影响二级条件反射及条件反射最强,阿托品则较弱。

1.4.对痛觉的影响: 兔钾离子透入法和小鼠热板法证明东莨菪碱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能加强杜冷丁的镇痛作用,对抗去甲肾上腺素侧脑室注射引起的痛阈降低和杜冷丁镇痛作用的减弱。小鼠腹腔注射洋金花总碱每只0.2mg,15分钟后,对辐射热的痛阈可提高54.7%。亦有报道,东莨菪碱能对抗震颤素的中枢镇痛作用,且较阿托品为强。

1.5.与神经递质的相互影响: 用1/10万的东莨菪碱作猫侧脑室灌流,能增加乙相胆碱的释放量,灌流期间合并静脉注射东莨菪碱1mg/kg,并不能使乙酰胆碱释放量进一步增加但大鼠腹腔注射 东莨菪碱0.63mg/kg,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可减少31%,作用在给药后60分钟,为最强,于120分钟时恢复正常,说明非侧脑室给药仍能促进脑内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使脑组织中乙酰胆碱含量下降。兔静脉注射利血平0.5-1.0mg/kg或脑室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每只5.0mg,均能延长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2-3mg/kg引起的麻醉,但脑室注射5-HT每只250mg,静脉注射优降宁50mg/kg均显着缩短其麻醉时间;而脑室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每只 20Oμg,对东莨菪碱的麻醉时间无明显影响。

因此,东莨菪碱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某些部位主要是抑制作用,如使意识消失,产生麻醉等,认为这与其阻滞大脑皮层和脑干网质结构M-胆碱受体有关,也可能与它在中枢神经系统对抗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有关。但对延髓和脊髓则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特别对延髓的呼吸中枢,兴奋作用较明显。为此,东莨菪碱可提高清醒犬的呼吸频率,从而抵消冬眠药物(杜冷丁和氯丙嗪)减慢呼吸的作用。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2.1.对心血管的作用:东莨菪碱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交感神经作用占优势,故心率加快。阿托品有类似作用,且更强。正常兔和麻醉犬静脉注射阿托品2-4mg/kg或东莨菪碱4mg/kg后,可拮抗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50μg/kg所诱发的心律紊乱(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但不能拮抗引起的心率加快。离体兔耳血管灌流表明,20mg 的东莨菪碱可以拮抗去甲肾上腺素20μg/0.1mg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但此作用比阿托品弱得多。

2.2.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出血性休克犬静脉注射洋金花总碱,心排血量未见增高,但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后,洋金花总碱能使心排血量增加。说明洋金花对心排血量的影响与血容量有关。麻醉兔静脉注射东莨菪碱10-20mg/kg,能拮抗静脉注射5μg/kg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实验还表明,东莨菪碱能改善失血性犬的微循环。

3.对呼吸系统和平滑肌器官的作用:小剂量洋金花注射液可完全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洋金花对实验性气管炎大鼠的气管粘液腺有抑制作用,杯状细胞显着减少,此作用与切断单侧迷走神经的作用相似。东莨菪碱能降低胃肠道的蠕动及张力,能阻断胆碱能神经的功能,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引起尿潴留。

4.其它作用:洋金花总碱或东莨菪碱用作与麻醉剂时,可使病人周围血管扩张,体表温度升高,而体温下降。但术后2-6小时体温出现回升。对精神病患者应用洋金花麻醉后,静脉注射给药可见血胆碱酯酶活力的平均值有显着提高,而肌肉注射则不明显。

鉴别理化鉴别 参见:颠茄草“条。

性味味苦;性寒;大毒

功能主治镇痛;解痉。主脘腹疼痛;牙痛;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1-0.16%;或混入烟叶内烧烟吸。

注意《内蒙古中草药〉:“内服慎用,心脏病、心力衰竭者忌用。”

复方①治气管炎:莨菪叶、三棵针、金刚骨各等分为末。每次服一分五厘。(《内蒙古中草药》)②治老人咳嗽、气喘:莨菪叶少许,混烟叶中吸之。(《内蒙古中草药》)③治牙疼:莨菪叶少许,混烟叶中,吸(烟)含口内。(《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 李承祜《生药学》:镇静,镇痛。用于支气管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齿病等症。又可为麻醉剂、催眠剂。

2.《内蒙古中草药》:镇痛,解痉,止泻。治气管炎,咳嗽,气喘。

3.《中国药植志》:为膀胱炎与淋病的镇痛药,与泻药共享,可防止肠绞痛。

4.《东北药植志》:治胃痛,神经痛,气喘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丁香

    药材名称水丁香拼音Shuǐ Dīnɡ Xiānɡ别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

  • 山乌桕叶

    《中药大辞典》:山乌桕叶药材名称山乌桕叶拼音Shān Wū Jiù Yè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叶,夏、秋采收。功能主治治毒蛇咬伤,痈肿。复方①治毒蛇咬伤:山

  • 药材名称柿拼音Shì别名柿子、朱果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以果、根、叶入药,柿饼也供药用。根随时可采;秋冬采果。性味果:甘,寒。根:苦、涩,凉。叶:苦

  • 绿叶五味子

    药材名称绿叶五味子拼音Lǜ Yè Wǔ Wèi Zǐ别名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风沙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的藤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viridisA

  • 香橼

    《中国药典》:香橼药材名称香橼拼音Xiānɡ Yuán英文名FRUCTUS CITR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西南香圆)Citrus wilsonii

  • 苦良姜

    药材名称苦良姜拼音Kǔ Liánɡ Jiānɡ别名老虎姜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小花盾叶薯蓣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arviflora C.T.Ti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

  • 娘娘菜

    药材名称娘娘菜拼音Niánɡ Niá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薄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yrodiclis holosteozides(C.A.Mey.)Fenzl ex F

  • 狭叶瓦韦

    药材名称狭叶瓦韦拼音Xiá Yè Wǎ Wéi英文名Narrow-leaf Lepisorus出处始载于《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叶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

  • 偏叶白齿藓

    药材名称偏叶白齿藓拼音Piān Yè Bái Chǐ Xiǎn来源药材基源:为白齿藓科植物偏叶白齿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ndon secundus(Harv.)Mitt.采收和储藏:

  • 黑大豆皮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皮药材名称黑大豆皮拼音Hēi Dà Dòu Pí别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