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草威灵

草威灵

《中药大辞典》:草威灵

药材名称草威灵

拼音Cǎo Wēi Línɡ

别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威灵、铁脚威灵(《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黑升麻、小黑根(《云南经济植物》)。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短。茎圆柱形,淡红色至紫褐色,密生锈色柔毛。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边缘有疏锯齿,两面密被锈色柔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分枝顶端;花黄色。总苞片数列。瘦果有4~5棱,具刺状冠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路旁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辛苦,性温。"

②《贵州民间药物》:"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寒,消积滞,通经络。治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胃痛,体虚多汗,感冒咳嗽,风湿脚气。

①《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

②《贵州民间药物》:"补气血,止汗。"

③《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

④《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利水除湿,止咳祛痰。治感冒,咳嗽,高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两;酒煎或炖肉。

复方①治冷寒攻心,面寒背寒,肚腹冷疼,痞(块)坚硬(满腹膨胀):葳灵仙三钱,香白芷三钱,赤地榆四钱,杏叶防风五钱,吴萸二钱,茶匙草五钱,过山龙一钱(酒炒)。用好酒二斤煎,热服二杯,止痛。(《滇南本草》)

②治伤食,结滞胃中不消,日久面黄肌瘦,胸膈膨胀,肚大青筋,或时作泄,乍寒乍热,肢体酸困:葳灵仙三钱,砂糖三钱。点水酒服之。(《滇南本草》)

③治头晕盗汗:黑根二两。炖肉或煎蛋吃。(《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背寒痛不可忍:葳灵仙三钱,夏枯草五分。煎汤冲烧酒服。(《滇南本草》)

⑤治冷汗不止:黑根三两。蒸鸡蛋或瘦肉吃。(《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脚湿气,脚边肿痛,经络痛,步履难行:葳灵仙三钱。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备注本品在云南作威灵仙的代用品。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草威灵

药材名称草威灵

拼音Cǎo Wēi Línɡ

英文名Root of Veined Inula

别名威灵仙小黑药、铁脚威灵、铜脚威灵、黑威灵、黑根、草灵仙、黑升麻、小黑根、威灵菊黑根药、乌草根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显脉旋覆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nervosa W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显脉旋覆花多年生草本,高20-70cm。根茎粗短,密生多数根;根肉质,暗褐色,粗1.5-3mm。茎直立,单生或少数簇生;全部被开展的、上部被极密的具疣状基部的黄褐以一筹莫展硬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细长分枝。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基部叶较小;下部和中部叶长5-10cm,宽2-3.5cm,下部渐狭成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有浅或明显的锯齿,上部急狭,先端稍尖,两面有基部疣状的糙毛,但叶脉在下面具开展的长密毛,侧脉4对,几与下部叶缘平行;上部叶小,无柄。头状花序在枝端单生或少数排列成伞房状,径1.5-2.5cm,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长6-8mm;总苞片4-5层,外层稍短,椭圆状披针形、被长糙毛,内层线状披针形,先端紫红色,具柔毛和缘毛;舌状花较总苞片2倍,舌片白色,长8-9mm,线状椭圆形;管状花花冠毛5-6.5mm,黄色,有尖卵圆三角形裂片;冠毛白色,后稍带黄色,均与管状花花冠等长。瘦果圆柱形,有细沟,长2-2.5mm,被绢毛。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地区杂木林下、草坡和湿润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根状茎短,不规则形,上有多数茎的痕迹,并着生许多棕色毛茸或者没有毛茸;下有10数条须根,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长约10-20cm,直径1-3mm,常扭曲,具皱纹。易折断,断面有淡黄色的心(木质部),常从形成层处与皮部分离。味香略苦。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主风湿疼痛;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

2.《贵州民间药物》:补气血,止汗。

3.《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

4.《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利水除湿,止咳祛痰。治感冒,咳嗽,高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星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星星草药材名称星星草拼音Xīnɡ Xinɡ Cǎo别名画眉草、蚊子草来源禾本科画眉草属植物大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nsis (All.) Link、画眉草E.

  • 红穿破石

    药材名称红穿破石拼音Hónɡ Chuān Pò Shí别名猛公刺。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南岭柞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sma controversum Clo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

  • 朱蕉花

    药材名称朱蕉花拼音Zhū Jiāo Huā别名铁树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line fruticosa(L.)A.Cheval.[Convallaria

  • 龙鳞草

    药材名称龙鳞草别名毛石辣草、大叶火焰草、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 drymarioides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微甘、苦,平

  • 左黑果

    药材名称左黑果别名救军粮来源杜鹃花科左黑果Vaccinium fragile Franch. var. mekongense (W. W. Sm.) Sleum.,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收

  • 大串连果

    药材名称大串连果来源大戟科大串联果Bridelia stipularis (L.) Blume,以果、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苦,凉。功能主治果:催吐,解毒。可解草乌、五楞金刚、曼陀罗、雪上一

  • 野甘草

    《中药大辞典》:野甘草药材名称野甘草拼音Yě Gān Cǎo别名香仪、珠子草(《福建民间草药》),假甘草、土甘草、假枸杞(《广西中药志》),四时茶(《闽南民间草药》),冰糖草(《广东中药》Ⅱ),通花草

  • 白千层叶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药材名称白千层叶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

  • 卵叶水芹

    药材名称卵叶水芹拼音Luǎn Yè Shuǐ Qín别名水芹、水川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卵叶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铅霜

    《中药大辞典》:铅霜药材名称铅霜拼音Qiān Shuānɡ别名铅白霜(《本草图经》)。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醋酸铅。制法将醋酸置磁皿中,投入氧化铅,搅匀,加微温溶解后,乘温过滤,放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