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饮

茯苓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生姜半两,甘草1分(炙)。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烦闷,头眩重,憎闻食气,闻便呕逆,四肢重不自持。

用法用量分为2剂。每剂以水4盏,煎取1盏半,去滓,分2次食前温服,如人行3-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外台》卷十八引《延年秘录》: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别名茯苓饮子

处方茯苓3两,紫苏叶3两,杏仁3两,橘皮3两,升麻3两,柴胡3两,生姜4两,犀角2两(屑),槟榔12枚(并皮子,碎)。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脚气肿,气急上气,心闷热烦,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茯苓饮子(《鸡峰》卷四)。

注意忌醋物。

摘录《外台》卷十八引《延年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五: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2两半,远志(去心)2两半,芍药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桂(去粗皮)2两,甘草(炙)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痫,因虚赢气弱,惊悸多梦心神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水2盏,加大枣1个,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1盏,去滓,入铁粉1字,搅匀,食后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2两,鳖甲(去裙襕,醋炙)2两,地骨皮2两,柴胡(去苗)1两半,知母(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寒热不退,成疟时作。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食后良久温服,如人行5-6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别名外台茯苓饮、茯苓饮子、茯苓

处方茯苓3两,人参2两,白术3两,生姜4两,枳实2两(炙),橘皮1两半(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消痰气,令能食。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外台茯苓饮(《金匮》卷中附方)、茯苓饮子(《鸡峰》卷十八)、茯苓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注意忌酢物、桃、李、雀肉。

各家论述《金鉴》:上、中二焦气弱,水饮入胃,脾不能输归于肺,肺木能通调水道,以致停积为痰,为宿水。吐之则下气因而上逆,虚与气结,满不能食,当补益中气,以人参白术为君;茯苓逐宿水,枳实破诸气为巨;开脾胃,宣扬上焦,发散凝滞,则陈皮生姜为使也。其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

摘录《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2两,泽泻1两,干姜(炮)1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反吐逆,发渴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腹频呷,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2两,白术(炒令香)1两,甘草(炙令赤)1两,栝楼根(锉碎)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2两,枳壳(去瓤,麸炒令黄)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烦热,身体微肿,不能食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空心、晚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1两1分,人参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半,桔梗(炒)1两,榉皮(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白脓。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分2服,去滓,食前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2两,白术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旋覆花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间水气,子满体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微炙)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调,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茯苓饮

药方名称茯苓饮

处方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炙,锉)2两,防己2两,羚羊角(镑)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2两,木香2两,槟榔(碎)5枚,红雪2两半(旋入)。

制法上药,除红雪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两脚肿至膝,小腹引痛,膀胱急,宿水不宣,时复心闷,夜卧恍惚,昏热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绞去滓,纳红雪2钱匕,空腹温服。当快利2-3行,须隔日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猜你喜欢

  • 新方桂枝汤

    药方名称新方桂枝汤处方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功能主治除湿散寒,温通

  • 宁肺汤

    《杨氏家藏方》卷七:宁肺汤药方名称宁肺汤处方人参(去芦头)白术当归(去芦头,洗,焙)熟干地黄芎藭白芍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五味子桑白皮白茯苓(去皮)各15克阿胶30克(蚌粉炒)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

  • 棱术汤

    药方名称棱术汤处方三棱萝卜子 蓬术青皮乌药槟榔枳实各3克功能主治消积化食。治痧因食积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稍冷服。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 大定风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大定风丸药方名称大定风丸处方苍术8两,草乌3两,杏仁4两,川乌4两,白芷4两,半夏4两。制法上药用生姜2斤,葱1斤,取汁拌匀,以姜、葱渣一半铺瓶底,将药铺瓶内,瓶上又将渣一半盖上

  • 鳖甲导经丸

    药方名称鳖甲导经丸处方鳖甲、煎膏4两,当归3两,川芎1两,赤芍2两,白芍4两,生地4两,琥珀屑1两,熟地6两,麦冬3两,白术4两,茯神2两,枣仁3两,丹皮3两,阿胶2两,白薇1两,玉竹2两,红花1两5

  • 金华散

    《洪氏集验方》卷五:金华散药方名称金华散处方黄皮(去粗皮)半两(炙焦),黄连半两,海螵蛸3钱,五倍子3钱,轻粉1分(研入)。制法上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疮疡。用法用量疮干用油调敷,湿时干敷。摘

  • 小清凉散

    《伤寒温疫条辨》卷四:小清凉散药方名称小清凉散处方白僵蚕(炒)9克蝉蜕10个 银花泽兰当归生地各6克石膏9克黄连黄芩栀子(酒炒)牡丹皮紫草各3克功能主治治温病壮热烦躁,头沉面赤,咽喉不利,或唇口颊腮肿

  • 二转杏林丹

    药方名称二转杏林丹处方盐1两,矾1两,皂矾1两,消1两,汞1两。制法上为末,入罐,升打3炷香,取药;加入明雄5钱,朱砂5钱,硫黄5钱,硼砂3钱,硇砂1钱,研匀入罐,再打5炷香,取药;配入乳香1钱,没药

  • 复肝丸

    药方名称复肝丸处方胆草5kg,黄耆5kg,鸡血藤5kg,红花5kg,当归5kg,炼蜜8kg。制法取红花、当归为细末;再取黄耆、胆草、鸡血藤置煎煮锅中煎煮2次,首次2小时,第2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

  • 法制桃仁

    药方名称法制桃仁处方桃仁1斤,吴茱萸4两,青盐4两。制法上共炒熟,以新瓦密封,7日取出拣去茱盐,将桃仁去皮尖。功能主治辟瘴疠。主用法用量每嚼10-20枚。摘录《串雅外编》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