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4卷。宋·杨士瀛撰。本书将小儿诸病分为:初生、变蒸、惊、中风、疳、积、热、伤寒、痰嗽、脾胃、丹毒、杂证诸门,每门各列疾病子目,分别介绍证治与方论。此书原刊本已佚,今存本为明·朱崇正重校复刊本,复
即伐木丸,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水肿章》。即风肿。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12卷。明·陈嘉谟撰。刊于1525年。卷首有历代名医图、姓氏及总论药性。卷1~12分为草(上、中、下)、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等10部,共742种药。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
水肿证型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下肿,病邪在里在下,可用利小便的方法,使潴留于下部的水以小便的形式排出。《金匮要略》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医方考
出《诸病原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介绍】:见陈文中条。
寒湿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致病物质。《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在泉,清毒不生。”
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
胞衣的别名。即胎盘,药用名紫河车。详胞衣、紫河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