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血祛瘀药物以消散瘀肿。参见祛瘀消肿、破瘀消癥条。
【介绍】:见黄武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萝芙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属痘疔。生于鼻窍中,气息难出,息如喷火,面赤眼红,口渴烦燥,痰涎不涌,食不能入。急宜内服清瘟败毒饮,外涂黄连膏。
即红青色。属肝。肝主色青,若青如白绢裹绀之色,鲜明红润,是人体正常颜色。《素问·五脏生成论》:“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初生儿肥胖,《景岳全书·小儿则》谓其“色嫩,日觉好看者,此其根本不坚,甚非佳兆,且亦最易感邪。”
足部踝骨以下各骨的统称。包括跗骨、跖骨、趾骨。详各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生卒】:1870~1962【介绍】:现代医家。北京人,早年读文史,前清时拔贡,博读经史及医书,擅长于治疗虚劳杂病。治病主张四诊合参,医药并重,推崇《伤寒论》,重视七情内因的致病因素。曾在建国前创办北
出《本草纲目》。即炮制。清·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专论药物炮制方法。详炮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