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发于腋下之无头疽。《灵枢·痈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又名腋疽、疚疽,由肝脾二经气血凝滞而成。初起一核,漫肿坚硬,皮色如常。不热不疼,日久将溃始转红色,微热疼痛。初宜内服柴胡清肝汤加乌
见《天宝本草》。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清·唐容川撰于1884年。唐氏以三言韵语夹注文的形式论述痢疾,包括病理、辨证及治法、方剂等,内容简明,切于实用。又一种版本附张骥补撰的《痢症三字诀歌括》,以七言歌诀介绍治痢常用方剂17首,
蝎的异体字。参见蝎虎痧条。
乳食停滞于胃而致的证候。表现为胃胀腹满,暖气反酸,食差,舌苔厚腻。治宜消食导滞。用保和丸。参见积滞条。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参见赤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