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下,上挟颃颡也。”颃颡,指喉头及咽峡部。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①又称食劳疳黄、黄胖。详各该条。②为脾积之俗称。《儒门事亲》卷三:“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已,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俗呼为食劳黄也。”详
出《灵枢·经脉》。即髌骨。又名伏兔骨,俗称膝盖骨。
指亥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参见十二时条。
即喉科。详该条。
【介绍】:见范汪条。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哮拔。详该条。
指针刺得气后不间断地进行捻转或提插等运针操作。使患者一直保持明显的针刺感应,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