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瘀热所致。证见身面发黄,溺赤而少,心惴惴若恐。治宜秦王散及栝蒌等药。②《辨证奇闻》谓脾疸由寒湿因扰,脾阳不振所致。症见身黄如秋葵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该条。
即三增茴香丸,见该条。
见听呵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见《外治寿世方》卷四。即蛇身。详该条。②怪胎之一。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有燥火、湿火之分。详燥火三消、湿火三消、消渴条。
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的病机。热伏冲任,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痠痛、下腹疼痛、崩漏等妇科疾患。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见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