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劳

肺劳

病名。因劳损伤肺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肺劳者,短气面肿,鼻不闻香臭。”《圣济总录·虚劳门》:“肺劳者。或因形寒饮冷,逆秋气所致。其证短气面肿,鼻不闻香臭,胸中结滞,气乏声嘶咳嗽呀呷,咯唾稠粘,或唾脓血,或咽喉干痛,不能唾,上气喘满,渐至衰瘁,寒热时作,饮食减耗,皆肺劳之证。”可选用补气黄芪汤桑白皮散、人参丸等方。《太平圣惠方·治肺劳诸方》:“治肺劳,痰唾稠粘,日晚即寒热,面色赤,胁肋防满,宜服桔梗散。”又:“治肺劳,痰嗽气急,抽牵,五脏不安,宜服鳖甲圆。”参见虚劳、五劳条。

猜你喜欢

  • 肩外俞

    经穴名,代号SI1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针

  • 搭串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左右串。见该条。

  • 伤食发丹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伤食而发的丹毒。因其脾胃之气未充,乳食过度,不能运化,蕴积化热,达于肌表,复感风热邪毒,故成此症。症见发热口渴,烦躁多啼,身多红晕,皮肤灼热,不思饮食;食积甚者,可见

  • 闾尾

    推拿穴位名。即龟尾。见该条。

  • 天元玉策

    见天元玉册条。

  • 穿踝疽

    病名。即发于踝关节的附骨疽。《外科正宗》卷四:“穿踝疽,乃足三阴湿热下流停滞而成。初起内踝肿痛,痛彻骨底,举动艰辛,甚则窜及外踝通肿。有头者属阳,易破;无头者属阴,难溃。此二者初起寒热交作,宜服荆防败

  • 杂积

    指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夹杂所致的积证。《证治准绳·杂病》:“杂积通治,万病紫菀丸、局方温白丸、厚朴丸。”参见积有关条。

  • 陶节庵

    【介绍】:见陶华条。

  • 严子成

    【介绍】:元代医生。字伯玉。先代为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后迁居秀州(今浙江嘉兴)。精通医药,被称为“药师”。

  • 导龙入海

    治法术语。龙,喻肾火;海,喻肾水。水亏则虚火上炎。于补阴药中少佐附、桂,使虚火敛藏,故借以比喻。此法又称引火归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