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髓孔,即腰俞,见该条。
津和血均源于饮食精气所化,同属人体的阴液。它们在生理上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参与周身体液的调节,病理上则互相影响。《灵枢·营卫生会》:“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因大汗则津泄,故对失血、贫血者不宜发汗
气功学著作。5卷。唐·施肩吾撰,李竦编。此为施肩吾隐居西山时,与十余位道友讨论内丹术的资料综述,并参考了多种著作。书中主张以养形为先,次以补益精、气、神为基,形全气壮,再炼内丹以长生。此外还发展了内气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病名。明·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详阴蚀条。
见《北京地区植物志》。即芦荟,详该条。
见《矿物学与丹药》。为白石脂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曹炳章辑。刊于1936年。原计划收辑365种医著,后实际出版128种。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著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