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老头草

老头草

《中药大辞典》:老头草

药材名称老头草

拼音Lǎo Tóu Cǎo

别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艾(《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全草。6~7月采,洗净,去残枝叶及根的外皮,晒干。

原形态火绒草,又名:薄雪草、白艾。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密生灰白色绵毛。根纤细,褐色;根茎粗壮,分枝。茎丛生,直立或斜生。单叶互生,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2~6毫米,先端急尖,具小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密生绵毛;无柄或基生叶具短柄。头状花序盘状,黄色,具短总梗,3~5个簇生茎顶,其下围生2~4个苞叶,苞叶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密生白色绵毛;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列,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草质,上部褐色呈干膜质,背面密被白色绵毛,内面光滑;花单性异株或为异性花序,边缘有少数雌性花,中央为两性花,雌花细管状,结实,长2~3毫米,基部略膨大,花冠上端有不等之裂齿;两性花管状,不结实,长3毫米,具5裂片;冠毛白色,1列,长约5毫米,基部结合成环。瘦果长圆形,被短柔毛,果熟稍增长。花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干燥山坡、水沟边、田野。分布西北、东北、华北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寒。"

功能主治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益肾利水。治急性肾炎,尿血。"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

复方治肾炎:火绒草一两,煮水卧鸡蛋三个食之。(《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老头草

药材名称老头草

拼音Lǎo Tóu Cǎo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Edelweiss

别名火绒草

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白火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ochro-leucum Beauv.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黄白火绒草多年生草本,高达15cm。根状茎细,被有密集的枯叶鞘,有多数蔑视从状叶丛和花茎密集的植丛,或有时花茎单生或与蔑视从状叶丛簇生。茎极短,有时无茎,不分枝,纤细,被白色茸毛,或上部被带黄色的长柔毛或茸毛,常有疏生近等距的叶;莲座状叶与茎部叶同形,常较长,下部渐狭,长达6cm,常脱毛,有宽长的鞘部;茎中部叶舌形、长圆形、匙形,或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5cm,宽0.2-0.4cm,无柄,下部叶有长鞘,两面被密工疏生的灰白色稀稍绿色的长柔毛,有时毛呈絮状而部分脱毛,有时上部叶被较密的黄色或白色柔毛。苞叶较少数,较茎上部叶短,常较宽,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两面被稍黄色密柔毛或茸毛,稀被灰白色疏毛或近无毛,与花序同长或长2倍,开展成径约15-25mm的整齐密集的苞叶群。头状花序通常少数至15个密集;总苞长4-5mm,被长柔毛;总苞片约3层,披针形,无毛,褐色或深褐色;小花异型,有时在外的头关花序雌性,或雌雄异株;花冠长3-4mm;雄花花冠管状,上部狭漏斗状,有卵圆表尖裂片;雌花花冠细漏斗状,冠毛白色,基部黄色或稍褐色,常稍长于花冠;雄花冠毛稍粗,有锯齿或短毛;雌花冠毛细,有微齿;不育的子房无毛。瘦果无毛或有乳头状突起或短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4500m的高山和亚高湿润或干燥草地、沙地、石砾地或雪线附近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本品含磊波斯菊甙(cosmosiin),及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luteolin-7-β-D-glucucoside)[1]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感冒发热;咽喉炎;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1.《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益肾利水。治急性肾炎,尿血。

2.《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子

    药材名称大叶子拼音Dà Yè Zi英文名Common Astilboides别名山荷叶、佛爷伞。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子的根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唇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唇香草药材名称唇香草别名小叶薄荷来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新疆。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冠心病。用法用量全株2~3

  • 回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回心草药材名称回心草拼音Huí Xīn Cǎo别名茴心草、茴薪草、铁脚一把伞、岩谷伞来源苔藓类真藓科大叶藓属植物暖地大叶藓Rhodobryum giganteum (Sc

  • 珠子参

    《中国药典》:珠子参药材名称珠子参拼音Zhū Zi Shēn英文名RHIZOMA PANACIS MAJORIS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 var.

  • 鲨鱼肉

    药材名称鲨鱼肉拼音Shā Yú Ròu别名鲛鱼肉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灰星鲨、白斑色鲨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

  • 大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藤药材名称大叶藤别名奶汁藤、假黄藤、犸骝能来源防己科大叶藤Tinomiscium tonkinense Gagnep.,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壮

  • 麂子草

    药材名称麂子草拼音Jǐ Zǐ Cǎo别名柄叶石松、石根子、石子草、石松柏、盗汗草、白布草、虱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华南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fordii

  • 短腺小米草

    药材名称短腺小米草拼音Duǎn Xiàn Xiáo Mǐ Cǎo来源玄参科短腺小米草Euphrasia regelii Wetts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北、西南地区。性味苦,

  • 猪毛草

    药材名称猪毛草拼音Zhū Máo Cǎo别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

  • 梗通草

    《中药大辞典》:梗通草药材名称梗通草拼音Gěnɡ Tōnɡ Cǎo别名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9~10月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