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外因感冒风邪发热,以致浸浸汗出的证候。临床可伴有间常昏睡的症状。当救表解肌,用百解散;或间投五苓散。
即外症喉痈。详该条。
见医学五则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玉衡,详该条。
见《北京地区植物志》。即芦荟,详该条。
出《眼科龙木论》。即蝉蜕,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黄药子,详该条。
参补阴、强阴条。
指面部虚浮微肿。多属虚证。《古今医统·面部门》:“面浮属脾土肺金,……面浮则为虚。因脾伤劳役,饮食失节,水土不调,脾气输散不常,肺气传布失度,故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或有气喘,皆其候也,此正气不足,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菍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