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收敛的药物,以治疗滑脱不固的疾病。《汤液本草》卷上:“涩可以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又如病人多汗或病后自汗,为卫气不固,用牡蛎散以敛汗固表。又如肾虚而遗精,用金锁固精丸以涩精止遗。
耗散的元气。《灵枢·终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多由风热邪毒壅塞心肺二经所致。症见舌根肿硬,两旁糜烂。《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毒,或因风劳酒色而起。下颏俱肿,口噤舌卷肿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胎,如咬牙不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杭州方)。细辛15克,杏仁、焦栀子、生石膏、煅蛤壳、天花粉各60克,炒牛蒡子、鹭鸶涎各90克,甘草12克,麻黄24克,青黛、射干各3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4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子啼。详该条。
会,指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谓人体有365个穴位,是经络气血出入会合的地方。
参见痧痘集解条。
①骨名。指胸骨。详该条。②泛指胸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甘疽……生于膺上,即胸膛两旁肉高处。”
【介绍】:见王泰林条。
太阴经阴络之称。《素问·皮部论》:“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张景岳注:“关者,固于外;蛰者,伏于中。阴主藏而太阴卫之,故曰关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