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膈证之一。又名食膈。见《医方考》卷三。详食膈条。
【介绍】:明末清初医家。字云密。湖北清江人。明天启乙丑(1625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等职。明亡后,隐居三十余年,究心医术,於1666年撰《本草述》一书(1690年刊行)。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儒门事亲》。指养生当以食养食补为主,以谷、肉、果、菜养口体,五味调和、饮食平衡自足以养生。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膝关节后方的陷窝。《灵枢·骨度》:“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
病证名。指囟门下陷的证候。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作病理状态。如在慢惊、久泻之后,囟门显著下陷,甚至如坑的,则为囟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或因胎禀不
见《湖南药物志》。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鼻塞有脓而不闻香臭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风冷客于头脑,即其气不和,令气停滞,搏于津液,脓涕结聚,即鼻不闻香臭,谓之齆。”即鼻齆。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