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济阴纲目》。即子啼。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编有《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十卷。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气血俱损,或寒月风冷,下体去衣太早,胎下甚迟,则风冷乘虚袭于下部,瘀血流注经络,阻而不行,两膝酸痛麻软,行步艰难,得寒尤甚,……宜虎骨酒。”(虎骨、萆薢、牛膝、杜仲、
【生卒】:1898~1939年【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字半龙。江苏吴江人。曾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著有《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中医诊断学大纲》、《外科学大纲》、《药敛启秘》等。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讨论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等疾病的成因、症状和治法。古人认为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腹中,故以“腹中”名篇。
温法之一。温通阳气的治法。如回阳救逆、温中祛寒等。详各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医鉴》1卷,已佚。
①肌肉的纹理。见肌腠条。②旧度量衡,十厘等于一分。
指颈的后部。《素问·刺热论》:“肾热病者,……热争则项痛而强。”
病名。即伤食泻。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食积泻,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是。”详伤食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