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泄泻之药,去除闭阻之证。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其闭阻于肺的痰热。又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噫气、胸胁胀满,甚或腹中胀痛,用四磨汤以降泄通便。
见《本草纲目》。为当归之药材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恶阻。详该条。
见《重庆草药》。为椿叶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名。2卷。清·陈念祖撰于1801年。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分宣、通、补、泄、轻、重、滑、、燥、湿、寒、热十二剂,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间引李中梓、柯韵伯等医家诸论,选方切于实用。建
温病辨证。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即赤丹。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紫金莲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T39。《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之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直下9寸;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膀胱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