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草饮

紫草饮

《政和本草》卷八引《经验后方》:紫草饮

药方名称紫草饮

处方紫草60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透疹。治痘疹欲出未出,或疹一起出齐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滚开水200毫升浸泡,以物盖定,勿令泄气,俟温,量儿大小服之。

出痘,加陈皮葱白尤妙,如发斑疹,加钩藤,用酒调服。

注意便利者忌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入门》卷八补。

摘录《政和本草》卷八引《经验后方》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紫草饮

药方名称紫草饮

处方紫草北芍药(去芦)麻黄(去节)当归甘草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解肌透疹。治痘疮欲发未发,或来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不拘时。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定心壮气汤

    药方名称定心壮气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川芎、辰砂、茯神、乳香、枳壳。功能主治产难,因年少单弱,致临产而惊恐气怯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酒积乌梅丸

    药方名称酒积乌梅丸处方乌海1两,青木香4钱,砂仁5钱,巴豆霜1钱,半夏曲7钱,枳实5钱,杏仁3钱,黄连1两(酒浸1宿)。制法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伤酒。用法用量每服8丸,白汤送下。摘录《赤水玄

  • 飞白散

    药方名称飞白散处方老姜、砒、斑蝥末。功能主治身上斑剥。用法用量用老姜切开作片,将砒末夹在内,以线紧缚定,用山黄泥封固晒干,入火煨,候内姜收尽砒末,取出将斑蝥末乘湿揩拭于上。病人浴出,以穿山甲刮去块上枯

  • 葶苈茯苓丸

    《普济方》卷一九二:葶苈茯苓丸药方名称葶苈茯苓丸处方葶苈子210克(熬)茯苓90克吴茱萸90克椒目90克(沉水者)甘遂150克制法上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肿,腹胀硬满。用法用量每用米

  • 穿瘿丸

    药方名称穿瘿丸处方通草60克杏仁(去皮、尖,研)牛蒡子(去油)各30克射干昆布(去咸)诃黎勒海藻(去咸)各12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主瘿瘤结硬。用法用量每次1丸,噙化,咽津下

  • 贝齿煎

    药方名称贝齿煎处方贝齿5枚(烧灰),豆豉30粒(微炒为末),3年醋2合。制法上药先以前2味同研为粉,以醋相和令匀,微火煎,稀稠得所,以瓷瓶盛。功能主治眼生肤翳。用法用量每夜卧时以铜着取如小麦许,点于眦

  • 艾茸丸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药方名称艾茸丸处方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

  • 半夏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半夏丸药方名称半夏丸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白矾(烧令汁尽)90克朱砂(细研,水飞过)90克 黄丹6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

  • 大芎黄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大芎黄汤药方名称大芎黄汤处方川芎60克羌活黄芩大黄各30克制法上药叹咀。功能主治主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服15~20克,用水230毫升,同煎至160

  • 加味七神丸

    药方名称加味七神丸处方肉豆蔻(面裹煨)1两,吴茱萸(去梗,汤泡7次)1两,广木香各1两,补骨脂(盐酒炒)2两,白术(陈土炒)4两,茯苓(蒸)2两,车前子(去壳,蒸)2两。制法大枣煎汤迭为丸。功能主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