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紫堇

紫堇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堇

药材名称紫堇

拼音Zǐ Jǐn

别名蝎子花、断肠草[贵州]

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以全草入药。根于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夏季采集全草,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中暑头痛,腹痛,尿桶,肺结核咯血;外用治化脓性中耳炎,脱肛,疮疡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紫堇

药材名称紫堇

拼音Zǐ Jǐn

别名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本草图经》),赤芹、紫芹、起贫草(《轩辕述宝藏论》),断肠草野花生(《贵州草药》),蝎子花、闷头花、麦黄草(《陕西中草药》)。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罂粟科植物紫堇全草。4~5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无毛草本,具细长的直根。茎高10~30厘米,常自下部起分枝。叶基生并茎生,具细柄;叶片轮廓三角形,长3~9厘米,2或3回羽状全裂,1回裂片2~3对,2或3回裂片轮廓倒卵形,不等地近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卵形,顶端钝。总状花序长3~10厘米;苞片卵形或狭卵形,全缘或疏生小齿;萼片小;花瓣紫色,上面花瓣长1.5~1.8厘米,距长达5毫米,末端稍向下弯曲。蒴果条形,长约3厘米,宽约1.5毫米。种子黑色,扁球形,密生小凹点。花期4~5月。

本植物的花(紫堇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丘陵林下、沟边或多石处。分布长江中、下游各省,北达河南和陕西南部及山西、甘肃等地。

药理作用25%煎液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次之。

性味苦涩,凉,有毒。

①《贵州草药》:"苦辛,平,有毒。"

②《陕西中草药》:"苦涩,平,有毒。"

功能主治治肺结核咳血,遗精,疮毒,顽癣。

①《贵州草药》:"镇静,止血。治肺痨咳血。"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痒,收敛,固精。治疮毒,顽癣,秃疮,带状疱疹,蛇咬伤,脱肛,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肺痨咳血:断肠草根三钱,煎水或泡酒服。(《贵州草药》)

②治遗精:蝎子花三至四钱,以米泔水浸泡并露一宿后,用原来米泔水煎服,醪糟为饮,连服三至四剂。

③治疮毒:蝎子花根适量,煎水洗患处。

④治秃疮,蛇咬伤:鲜蝎子花根,捣烂外敷。(②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将新鲜断肠草(全草)洗净、捣烂取汁。拭净耳内脓液后,将药汁滴入耳内,每日3~4次,观察32例,痊愈8例,显效18例。有的用药1~7天即愈。断肠草有小毒,不宜入口,如耳咽管通畅,宜改用棉球浸药汁少许塞入耳内。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堇

药材名称紫堇

拼音Zǐ Jǐn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Corydalis

别名野花生断肠草、蝎子花、麦黄草、闷头花、山黄连、水黄连、羊不吃。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1.《本草图经》:紫董生江南吴兴郡,淮南名楚葵,宜春郡名蜀董,豫章郡名苔菜,晋陵郡名水卜菜。

2.《纲目》:苏颂之说,出于唐玄宗《天宝单方》中,不具紫堇形状。今按《轩辕述宝藏论》云:赤芹即紫芹也,生水滨,叶形如赤芍药,青色,长三寸许,叶上黄斑,味苦涩。又《土宿真君本草》云:赤芹,生阴崖陂泽近水石间,状类赤芍药,其叶深绿,而背甚赤,茎叶似荞麦,花红可爱,结实亦如貔荞麦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edulis Maxim.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紫董 一年生草本,高10-30cm,无毛。主根细长。茎直立,单一,自下部起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轮廓卵形至三角形,长3-9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5-7枚,有短柄,二或三回裂片轮廓倒卵形,近无柄,末回裂片狭卵形,先端钝,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3-10cm,疏着花5-8朵,苞片狭卵形至披针形,长1.5-3mm,先端尖,全缘或疏生小齿;萼片小,膜质;花冠淡粉紫红色,长15-18mm,距约占外轮上花瓣全长1/3,末端略向下弯;子房条形,柱头2裂。蒴果条形,长2.5-3.5cm,宽1.5-2mm,具轻微肿节。种子扁球形,直径1.2-2.0mm,黑色,有光泽,密生小凹点。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丘陵林缘,宅畔墙基。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25%煎液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次之。

性味苦;涩;凉;有毒

归经肺;肾;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疮疡肿毒;聤耳流脓;咽喉疼痛;顽癣;秃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外用:适量,捣敷研未调敷或煎水外洗。

复方①治肺痨咳血:断肠草根三钱,煎水或泡酒服(《贵州草药》)②治遗精: 蝎子花三至四钱,以米泔水浸泡并露一夜后,用原米泔水煎服,LAO糟为引,连服三至四剂。③治疮毒: 蝎子花根适量,煎水洗患处。④治秃疮,蛇咬伤: 鲜蝎子花根,捣烂外敷。(②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1.《贵州草药》:镇静,止血。治肺痨咳血。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痒,收敛,固精。治疮毒,顽癣,秃疮,带状疱疹,蛇咬伤,脱肛,遗精。

临床应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将新鲜断肠草(全草)洗净、捣烂取汁。拭净耳内脓液后,将药计滴入耳内,每日3-4次,观察32例,痊愈8例,显效18例。有的用药 1-7天即愈。断肠草有小毒,不宜入口,如耳咽管通畅,宜改用棉球浸药汁少许塞入耳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猪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鬃草药材名称猪鬃草拼音Zhū Zōnɡ Cǎo别名铁线蕨、铁线草、水猪毛七、猪毛七、石中珠、乌脚芒、铁丝草来源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

  • 牛肺

    《中药大辞典》:牛肺药材名称牛肺拼音Niú Fè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肺。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补肺。"②《本草蒙筌》:"止咳

  • 猪耳掌

    药材名称猪耳掌拼音Zhū ěr Zhǎnɡ出处始载于《广西民族药简编》。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猪耳掌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untia brasiliensis(Willd.)Haw.采收

  • 黄荆叶

    《中药大辞典》:黄荆叶药材名称黄荆叶拼音Huánɡ Jīnɡ Yè别名蚊枝叶(《生草药性备要》),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姜荆叶(《湖南药物志》),埔姜叶(《广东中药》),姜子叶

  • 山牡丹

    《中药大辞典》:山牡丹药材名称山牡丹拼音Shān Mǔ Dān别名葛藤、跌打王、藤续断(《广西药植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白花银背藤的根皮或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藤本。叶互生,全缘

  • 钻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石风药材名称钻石风拼音Zuàn Shí Fēnɡ别名清风藤、铁牛入石、女儿藤来源清风藤科四川清风藤Sabia schumanniana Diels,以根入药。

  • 雕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雕骨药材名称雕骨拼音Diāo Gǔ别名鹰骨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

  • 岩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七药材名称岩七拼音Yán Qī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来源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剑叶开口剑Tupistra ensifolia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入药

  • 鸭公藤

    药材名称鸭公藤拼音Yā Gō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多叶勾儿茶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ex Law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全株,

  • 羊奶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奶果药材名称羊奶果别名牛虱子果、羊山咪树、长匍茎胡颓子来源胡颓子科羊奶果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以根、果、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