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舌敛束缩短,舌面如荔枝干壳。为津液干涸至极,属危重之候(见清·杨云峰《临症验舌法》)。
同腮。《灵枢·杂病》:“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编有灸法专书《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外感风邪后出现泄利。多因脾胃嫩弱,感受风邪,肺气上逆,脾失运化所致。其症以怕冷鼻塞,咳嗽气促而泄泻为特征。治宜疏散外风,调理脾气。用人参败毒散。
出《灵枢·经别》。即手少阴经别,见该条。
见疡科心得集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指病情从体质而变化。感受六淫邪气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医宗金鑑》:“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