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箭杆风

箭杆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箭杆风

药材名称箭杆风

拼音Jiàn Gǎn Fēnɡ

别名山姜、九姜连、华良姜

来源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Alpinia chinensis Rosc.,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散寒止痛,除风湿,解疮毒。用于风寒咳喘,胃气痛,风湿关节疼痛,跌损瘀血停滞,月经不调,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作酒剂或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箭杆风

药材名称箭杆风

拼音Jiàn Gǎn Fēnɡ

别名山姜、假砂仁

出处《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来源为姜科植物箭杆风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可达1米,全株有生姜气味。根茎横走,节上生有须根。嫩芽粉红色,秆直立。叶互生,深绿色,背面叶脉隆起。秆顶开白色小花,有红色斑点。蒴果,椭圆形,鲜红色,内有种子数个,揉之有生姜气味。花期夏季。果熟期冬季。

生境分部生于溪边、山谷林下较肥沃的地方。分布我国东南部。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除湿消肿,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熏洗。

复方治产后风痛:箭杆风、过江龙槟榔钻、血风藤血党、五指牛奶、石菖蒲、小钻(各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箭杆风

药材名称箭杆风

拼音Jiàn Gǎn Fēnɡ

英文名Rhizome of Dwarf Galangal

别名山姜小发散、行杆、竹节风

出处出自《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花叶山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pumila Hook.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花叶山姜,多年生草本。根茎平卧。无地上茎。叶2-3片一丛自根茎生出;叶柄长约2cm;叶舌短,2裂;叶鞘红褐色;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达15cm,宽约7cm,先端渐尖,基部急尖,上面绿色,叶脉处颜色较深,其他部位较浅,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自叶鞘间抽出,苞片迟落;花萼管状,长1.3-1.5cm,先端具3齿,紫红色,被短柔毛;花冠白色,管长约1cm,裂片长圆形,钝,较花冠管稍长,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3-4m;唇瓣卵形,长约1.2cm,先端短2裂,反折,边缘具粗锯齿,白色,有红色脉纹;花药长5-8mm;花丝长5-10mm;腺体2枚,披针形,长2mm,先端急尖;子房被绢毛。果球形,径约枚,披针形,长2mm,先端急尖;子房被绢毛。果球形,径张1cm,先端有长约1cm的花被残迹。花期4-6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100m的山谷阴湿之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兽痛;腹泻;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鲜品捣敷。

复方洽产后风痛:箭杆风、过江龙、摈榔钻、血风藤血党、五指牛奶、石菖蒲、小钻(各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蹄根

    《中药大辞典》:马蹄根药材名称马蹄根拼音Mǎ Tí Gēn别名马蹄蕨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株高大。根状茎球形,肥大。大

  • 假蒟

    《中药大辞典》:假蒟药材名称假蒟拼音Jiǎ Jǔ别名蛤药、酿苦瓜、封口好、毕拨子(《生草药性备要,),假荖、蛤荖(《岭南采药录》),假蒌(《南宁市药物志》),猪拨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蛤蒌

  • 水罗伞

    药材名称水罗伞拼音Shuǐ Luó Sǎn别名野京豆、虾须豆、千花豆、大罗伞、坩草[广西]来源豆科水罗伞Fordia cauliflor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辛

  • 韩信草

    《中药大辞典》:韩信草药材名称韩信草拼音Hán Xìn Cǎo别名大力草、耳挖草(《生草药性备要》),金茶匙(《本革求原》),大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顺经草(《贵阳民间药草》

  • 白毛夏枯草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药材名称白毛夏枯草拼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别名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

  • 黄桷浆

    《中药大辞典》:黄桷浆药材名称黄桷浆拼音Huánɡ Jué Jiānɡ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汁液。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治疥癞,血风癣。"②

  • 山樱桃

    《中药大辞典》:山樱桃药材名称山樱桃拼音Shān Yīnɡ Táo别名朱桃、麦樱(《吴昔本草》),牛桃、英桃(《博物志》),婴桃、英豆(《BU录》),李桃、奈桃(孟珗),梅槐(《八闽通志》)

  • 半枫荷叶

    《中药大辞典》:半枫荷叶药材名称半枫荷叶拼音Bàn Fēnɡ Hé Yè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叶。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半枫荷鲜叶捣烂敷患处;

  • 黄毛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耳草药材名称黄毛耳草拼音Huánɡ Máo ěr Cǎo别名拖地莲、铺地蜈蚣、白头走马仔、细种节节花、蜈蚣草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

  • 枸橘刺

    《中药大辞典》:枸橘刺药材名称枸橘刺拼音Gōu Jú Cì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摘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