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燥

筋燥

病证名。指筋脉干燥,屈伸不能自如之证。《圣济总录纂要》卷二:“天癸亏而凝涩,则肾脂不长。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外证挛节,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多由肝经燥热,血液衰少,或肾虚髓少,筋失濡养所致。参见筋急拘挛条。

猜你喜欢

  • 膀胱气

    ①病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医宗必读·疝气》:“膀胱气,小腹肿痛,不得小便是也。”《杂病源流犀烛·膀胱病源流》:“膀胱气,膀胱经病也。其症小腹肿痛,必小便秘涩。宜五苓散加茴香、葱白、盐。服药后,若

  • 医药丛书

    裘庆元辑。刊于1916年。四集,11种。包括《研经言》(清·莫枚士撰)、《周氏易简方集验方》(清·周璟辑)、《周氏集验方续编》(清·周璟撰)、《罗谦甫治验案》、《吴鞠通先生医案》、《惜分阴轩医案》(周

  • 湿热呕吐

    病证名。指呕吐因肠胃素有积热,又外感湿热之邪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湿热呕吐之症,内热烦躁,口臭身热,面目黄肿,满闷恶心,闻谷气即呕。”脉多数大。治宜清化湿热,用家秘清胃汤、栀连二陈汤、栀连平胃散

  • 新感

    温病学上与伏气相对而言的病证。指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者。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证候。

  • 迎风洒泪症

    病证名。《银海精微》:“迎风泪遂出,拭却还生,夏月即少,冬月即多,后若经二、三年间,不以冬夏皆有,……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即服补肝散治冷泪。”参见迎风冷泪条。

  • 少血

    指津血虚少。《素问·脉要精微论》:“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王冰注:“肾主水,以生化津液,今肾气不化,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 蟛蜞盖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水胡满之别名,详该条。

  • 气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气黄者,上气心闷,腹胁胀痛,两脚冷疼,睡卧不安,小便淋涩,状似脾黄。”《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气黄,病人初得,先从两脚黄肿,大小便难,心中战悸,面目虚黄,不能食

  • 胃阴不足

    即胃阴虚。详该条。

  • 单鼓

    病名。即鼓胀。《丹溪心法·鼓胀》:“鼓胀又名单鼓。”详鼓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