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痘疹论条。
【介绍】:见上官均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分娩。详该条。
指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炁,同气。脐带的别名。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即通腑泄热的简称。详该条。
病名。系指痈发于喉关部者。多因肺胃蕴热,复感风热,邪毒痰火壅聚咽喉所致。症见喉核之上后方红肿疼痛,喉核常挤向前下,悬雍垂水肿,变形。讲话时口中如含物,常带鼻音。疼痛连及耳窍,咽肿如塞,吞咽困难,饮水时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由初之气至终之气各气所主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