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花镜》。为西番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黄独零余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即白秃疮。见该条。
【介绍】:北宋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本草辨误》1卷,已佚。
医话著作。2卷,续编1卷。清·许豫和撰于1785年。本书以医话体裁,随笔记录诊治和读书心得,分析古方,辨解药性,并节录一些医家有关论述。全书通俗易懂,对儿科疾病证治尤多阐发。
病名。见《喉痧正的》。即喉痧。清·叶天士云:“雍正癸丑年间以来,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一团火热内炽。”参见烂喉痧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烟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羌活、麻黄、川芎、菊花、蔓荆子、石膏、防风、前胡、黄芩、细辛、枳壳、茯苓、甘草各七分,白芷、薄荷各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破伤风,搐痓不已。
见《广东中草药》。为油柑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