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萝藤

石萝藤

药材名称石萝藤

拼音Shí Luó Ténɡ

别名鸭公藤(《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鼠李科植物牛儿藤根、茎。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牛儿藤,又名:金背勾儿茶

落叶灌木,高达7.5米。小枝绿褐色,上部倾垂成藤状。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先端钝或稍尖,茎部圆形或亚心形,全缘,光滑,下面干时金黄色,侧脉平伸;叶柄无毛,长1.3~2厘米。,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小,长约1.5毫米,淡绿黄色;花梗长1.5~2.5厘米;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阔倒卵形;雄蕊5,附着花盘边缘;予房与花盘分离,2室,花柱2叉。核果长圆形,熟时黑色,花柱宿存,基部具宿存萼。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沟边灌木丛中向阳处。分布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辛,凉。"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清热。根:治胸腹胀痛,红白痢疾,跌打损伤,筋骨痛。茎:治红崩白带,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量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黄杨叶

    药材名称黄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Yè别名黄杨脑。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或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 L

  • 羊血

    《中药大辞典》:羊血药材名称羊血拼音Yánɡ Xu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主要成分(除含水约4/5外)

  • 金雀儿

    药材名称金雀儿拼音Jīn Què ér英文名Scotch Broom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金雀儿的花或枝梢。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tisus scoparius

  • 巴茅果

    药材名称巴茅果拼音Bā Máo Guǒ别名牛草果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原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

  • 海松子

    《中药大辞典》:海松子药材名称海松子拼音Hǎi Sōnɡ Zǐ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

  • 十字苔草

    药材名称十字苔草拼音Shí Zì T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十字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ex cruciata Wahle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

  • 苏铁果

    药材名称苏铁果拼音Sū Tiě Guǒ别名无漏子、无漏果、千年枣、万岁枣、海枣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evolut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

  • 龙眼

    药材名称龙眼拼音Lónɡ Yǎn别名桂圆来源见"龙眼肉"。性味甘、平温、无毒。归经入心、脾、胃。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

  • 毛苦瓜

    药材名称毛苦瓜拼音Máo Kǔ G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长果栝楼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kerrii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果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长

  • 小金樱

    药材名称小金樱拼音Xiǎo Jīn Yīnɡ别名红茨藤(《分类草药性》),山木香、明目茶(《中国树木分类学》),小和尚藤(《重庆草药》),结茧、狗屎刺、小刺花、苙刺甲、荆刺叶、鸡公子、五甲莲(《湖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