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松子

石松子

《中药大辞典》:石松子

药材名称石松子

拼音Shí Sōnɡ Zǐ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孢子。7~9月间当孢子囊尚未完全成热或未裂开时,剪下孢子囊穗,在防水布上晒干,击震,使抱子脱落,过筛后应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伸筋草"条。

性状干燥孢子微细而疏松,呈粉末状。淡黄色,质轻,无吸湿性。于器皿中稍加振摇即易滑动。比重1.062,入水时浮悬于水面,煮沸则下沉。能浮在氯仿表面,但在松节油及纯乙醇中则下沉,吹入火焰中燃烧,有闪光,并闻炸响。无臭无味。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为三棱形的锥体,表面有细小六角形的蜂窝状网膜。

石松的同属植物玉柏(参见"玉柏"条)、地刷子石松(参见"过江龙"条)、高山石松、杉蔓石松等的孢子,亦作石松子用。

化学成分石松子(孢子)约含脂肪油50%。油的主要成分为石松子油酸80~86露)以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孢子中尚含纤维素(10~15%)、木聚糖(10%)、精蛋白。

药理作用孢子口服1克/天,连续2天,可引起切除卵巢之大鼠出现动情期;其氯仿提取物也有雌激素样作用。

功能主治①《现代实用中药》:"为撒布剂,治皮肤糜烂。"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浸酒可作强壮剂。与甘草同服,能止咳。"

复方治小儿夏季汗疹及皮肤湿烂:石松子粉、滑石粉等分,混合研匀扑。(《现代实用中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石松子

药材名称石松子

拼音Shí Sōnɡ Zǐ

英文名Lycopodium,spores of Common clubmoss spores of Staghorn clubmoss,spores of Wolf's claw clubmoss,spores of Tree clubmoss,spores of Annotinous Clubmoss,spores of Bristly clubmoss,spores of Interrup

出处出自《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玉柏石松、高山扁枝石松及单穗石松的孢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L.clavatum auct.non L.]2.Lycopodium centro-chinense Ching3.Palhinhaea cernua(L.)Franco et Vasc.[Lycopodium cernuum L.]

采收和储藏:7-9月间当孢子囊尚未完全成熟或未裂开时,剪下孢子囊穗,在防水布上晒干,击震,使孢子脱落,过筛后应用。

原形态石松,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蔓生,分枝有叶疏生。直立茎高15-30cm,分枝;营养枝多回分叉,密生叶,叶针形,长3-4mm,先端有易脱落的芒状长尾;孢子枝从第二、第三年营养枝上长出,远高出营养枝,叶疏生;孢子囊穗长2.5-5cm,有柄,通常2-6个生于孢子枝的上部;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而具尖尾,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孢子囊肾形,淡黄褐色,孢子同形。7、8月间孢子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沼泽地、潮湿草原或流水、滴水石上。春季至秋季习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干燥孢子微细而疏松,呈粉末状。淡黄色,质轻,无吸湿性。于器皿中稍加振摇即易滑动。相对密度1.062,入水时浮悬于水面,煮沸则下沉。能浮在氯仿表面,但在松节油及纯乙醇中则下沉,吹入火焰中燃烧,有闪光,并闻作响。无臭无味。

2.显微鉴别 孢子为三棱形的锥体,表面有细小六角形的蜂窝状网膜。

化学成分石松子(孢子)约含脂肪油50%。油的主要成分为石松子油酸(Lycopodiumoleic acid,80-86%)以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孢子中尚含纤维素(10-15%)、木聚糖(Xylan,10%)、精蛋白。

药理作用孢子口服1g/天,连续2天,可引起切除卵巢之大鼠出现动情期;其氯仿提取物也有雌激素样作用。

性味苦;温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收湿;敛疮;止咳。主皮肤湿烂;小儿夏季汗疹;咳嗽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布。内服:入丸、散,3-9g;或浸酒。

各家论述1.《现代实用中药》:为撒布剂,治皮肤糜烂。

2.《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浸酒可作强壮剂。与甘草同服,能止咳。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沙斑鸡

    药材名称沙斑鸡拼音Shā Bān Jī别名毛腿沙鸡、沙半斤、沙半鸡来源鸽形目沙鸡科毛腿沙鸡Syrrhaptes paradoxus (Pallas),以肉(去毛及内脏)入药。生境分部我国西部及东部地区

  • 密蒙花

    《中国药典》:密蒙花药材名称密蒙花拼音Mì Ménɡ Huā英文名FLOS BUDDLEJAE别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锦花、黄花醉鱼草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

  • 光叶石楠

    药材名称光叶石楠拼音Guānɡ Yè Shí Nán别名千年红、石眼树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 (Thunb.)Maxim.采收和储藏

  • 棕榈叶

    《中药大辞典》:棕榈叶药材名称棕榈叶拼音Zōnɡ Lǘ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

  • 椰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椰子药材名称椰子拼音Yē Zi来源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以果肉汁和果壳入药。果实成熟时采集,随时取肉汁及果壳供用。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果肉汁:补虚

  • 凤眼果根

    药材名称凤眼果根拼音Fènɡ Yǎn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 小黄树

    药材名称小黄树拼音Xiǎo Huánɡ Shù别名滇丁香、露球花、野丁香、酒瓶花、丁香花、野黄杨木、中型滇丁香来源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以

  • 金鸡纳

    药材名称金鸡纳拼音Jīn Jī Nà别名奎宁树来源茜草科金鸡纳属植物金鸡纳树Cinchona ledgeriana Moens.,药用其树皮、叶中所含生物碱。全年可采,从中提取生物碱用。性味

  • 山蛩虫

    药材名称山蛩虫拼音Shān Qiónɡ Chónɡ别名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闷棒虫、空筒筒虫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obolus

  • 《中药大辞典》:酥药材名称酥拼音Sū别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制法土法加工者,系将鲜乳汁装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