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四街。见气街条。
病名。出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脾热引起身黄。若脾更移热于它脏,则于身面、眼目、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面色黄,脉亦青;如脾移热于心,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眼赤
见《河北药材》。即枸杞子,详该条。
面骨之一。即鼻软骨。此骨系附鼻孔外壁,居鼻骨之下,计一对,因其形如介壳,故名。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疠风毒邪内盛所致。其症形如蟋蟀在人体内钻啮百节,诸窍皆欲出血,日久额烂鼻朽,口唇毁裂,牙齿脱落,瘫痪难动。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蒺藜苗,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蘼芜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菍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