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盘龙七

盘龙七

《中药大辞典》:盘龙七

药材名称盘龙七

拼音Pán Lónɡ Qī

别名石白菜、地白菜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晒干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5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根茎粗壮,匍匐,圆柱形。叶基生,具柄,近肉质,有光泽,圆形或宽卵状圆形,长5~35厘米,宽3~30厘米,基部近圆形或偶略作楔形,边缘具钝齿或不明显牙齿,几全缘叶脉明显。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具多数花;花瓣5,淡红色;雄蕊10;子房基部2室,顶部1室,胚珠多数,蒴果2瓣裂。

生境分部生于湿润的悬岩上。分布陕西等地。

性味味涩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收涩固肠,除湿利水,活血。治急慢性肠胃炎,浮肿,崩漏,白带,淋症,痢疾,黄水疮,秃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浮肿:盘龙七、竹根七各一钱,老龙皮、红石耳鹿衔草金丝带各二钱,羌活三钱,木通八分。水煎服。

②治泻痢后肠胃虚弱:盘龙七、红石耳各五钱,朱砂七三钱,黄精二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盘龙七

药材名称盘龙七

拼音Pán Lónɡ Qī

英文名rhizome of Scopulosus Bergenia

别名石白菜、地白菜。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genia scopulosa T.P.W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杂质,切片晒干。

原形态秦岭岩白菜多年生草本,高5-50cm。全体平滑无毛,根茎粗壮,延伸,直径2.5-4cm,沿石壁缝隙匐生,半暴露;密被粟褐色鳞片和叶柄鞘的残余。叶基生,叶柄长1.5-13cm,托叶鞘无毛;叶片近肉质,有光泽,圆形或宽卵状圆形,长5-25cm,宽3-22cm,先端钝圆,基部近圆形或略作楔形,边缘具锯齿或不明显齿,有时近全缘,两面具腺窝;叶脉明显。花茎长10-20cm,光滑,中部以上具1披针形苞叶;圆锥聚伞花序顶生,具多数花,分枝,几造先叶开放;花萼钟状,5深裂,紫红色,多脉;花瓣5,有深紫色脉纹,先端钝,基部有爪;雄蕊10;子房卵球形,无毛,基部2室,先端1室,花柱2,柱头大,盾状。蒴果2瓣裂。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600m的湿润的峭壁石崖缝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近圆柱形,一端稍细,直径2.5-4cm。表面褐色,密被褐色鳞片及残存叶鞘,并可见棕红色细根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棕红色,显粉性。气微,味涩、微苦。

化学成分根茎含岩白菜素(bergenin)。

性味涩;微苦;平

归经肺;脾;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补益脾胃;收涩固肠;利水活血。主急慢性肠胃炎;浮肿;崩漏;白带;淋症;痢疾;黄水疮;秃沧;疥癣

用法用量内报:煎汤,6-9g。外用:适量,研未调敷。

复方①治浮肿:盘龙七、竹根七各一钱,老尤皮。红石耳鹿衔草金丝带备二钱,羌后三钱,木通八分,水煎服。②治泻痢后肠胃虚弱:盘龙七、红石耳各五钱,朱砂七三钱,黄精二钱。水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雹儿

    药材名称马雹儿拼音Mǎ Báo ér英文名Indian Zehneria Herb, Herb of Indian Zehneria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出处出自《救荒本草》来源药材基

  • 江南地不容

    药材名称江南地不容拼音Jiānɡ Nán Dì Bù Rónɡ英文名root of Slant Stephania别名金线吊乌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江南地不容的块根。拉

  • 树头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头菜药材名称树头菜拼音Shù Tóu Cài别名四方灯盏来源白花菜科鱼木Crataeva unilocularis Buch.-Ham.[C. re

  • 墙草

    药材名称墙草拼音Qiánɡ Cǎo别名石薯、石茹菰、白石薯、软骨石薯、白猪子果、袜子菜来源荨麻科墙草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以块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

  • 地黄叶

    药材名称地黄叶拼音Dì Huánɡ Yè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叶片。功能主治治恶疮,手、足癣。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涂或揉搓。复方治恶疮似颊者:地黄叶捣烂日涂

  • 桃胶

    《中药大辞典》:桃胶药材名称桃胶拼音Táo Jiāo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化学成分树胶的

  • 野桂皮

    药材名称野桂皮拼音Yě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华南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H.T.Chang[C.chingii Metc.]采收

  • 小箭草

    药材名称小箭草拼音Xiǎo Jiàn Cǎo别名零余子佛甲草(《植物学大辞典》),马屎花(《苏南种子植物》),珠芽石板菜(《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

  • 豆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参药材名称豆叶参别名川南报春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鄂西粗叶报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药。7~9月采集,晒干。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

  • 乌药叶

    《中药大辞典》:乌药叶药材名称乌药叶拼音Wū Yào Yè别名蒡箕茶(《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樟科植物乌药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药"条。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