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血润肠丸

益血润肠丸

药方名称益血润肠丸

处方地黄180克杏仁(炒,去皮、尖)麻仁各90克(以上三味俱杵膏)枳壳(麸炒)橘红各75克阿胶(炒)肉苁蓉各45克 苏子荆芥各30克当归90克

制法上药研末,以前三味膏同杵千余下,仍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润燥通便。治阴亏血虚,大便干结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猜你喜欢

  • 益气活血养心汤

    药方名称益气活血养心汤处方炙黄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助阳通脉。主心气不足,血脉瘀滞。用

  • 犀地清络饮

    药方名称犀地清络饮处方犀角汁20毫升(冲)粉丹皮6克 青连翘4.5克(带心)淡竹沥60毫升(和匀)鲜生地24克 生赤芍4.5克桃仁9粒(去皮)生姜汁2滴(同冲)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化痰通络,治

  • 赤小豆涂敷方

    药方名称赤小豆涂敷方处方赤小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丹毒手掌大,身体赤发,痛痒微肿。用法用量以鸡子白调如糊,涂丹上,干即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 三灰散

    药方名称三灰散处方侧柏叶(焙,为末)15克棕榈(煅存性,勿令白色)9克 桐子(烧作炭)6克制法上药为末,分作二服。功能主治治肠风脏毒,血色谈浊者。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调下。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 咳喘丸

    药方名称咳喘丸处方款冬花1两,桔梗1两,苏梗1两,川朴8钱,前胡8钱,叭杏2两,降香末1两,明矾2两,海螵蛸1两5钱(焙黄),轻粉1钱,郁金1两,宋半夏1两,陈皮1两,木香6钱,沈香片4钱。制法上晒干

  • 滚金丸

    《百一》卷五:滚金丸药方名称滚金丸处方干姜(不炮)1两,真橘皮(不去白,洗)1两,天南星(生用)1两,半夏(不汤洗)1两。制法先用生姜1两(不去皮)捣烂,制半夏、南星末作曲,却用余药共一处为末,以生姜

  • 白术神曲丸

    《普济方》卷二一三:白术神曲丸药方名称白术神曲丸处方白术、神曲末、甘草、干姜、枳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气微,不能下食,五内中冷及微下痢。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

  • 八风汤

    《圣济总录》卷十五:八风汤药方名称八风汤处方防风(去叉)6两,人参2两,芎?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首风,头目

  • 抗毒丸

    药方名称抗毒丸处方金银花6两,青连翘6两,地丁草6两,天花粉6两,干生地5两,苦桔梗5两,大青叶3两,龙胆草2两,板蓝根3两,公英2两,没药1两,黄连5钱,梅片1钱5分,牛黄1钱5分,朱砂1两,寒水石

  • 乳癖消片

    药方名称乳癖消片处方鹿角、蒲公英、昆布、天花粉、鸡血藤、三七、赤芍、海藻、漏芦、木香、玄参、牡丹皮、夏枯草、连翘、红花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气微,味苦、咸。炮制上十五味,玄参、三七、鹿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