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苋

白苋

《中药大辞典》:白苋

药材名称白苋

拼音Bái Xiàn

别名糠苋,细苋(《别录》),野苋、猪苋(《本草图经》),假苋菜(《广州植物志》),绿苋(《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出处《别录》

来源为苋科植物皱果苋全草。春、夏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少分枝。叶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2~9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钝而微缺,具小芒尖,基部近截形;叶柄长3~6厘米。花单性或杂性,密生,绿色;穗状花序腋生,或集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干膜质,披针形,小;萼片3,矩圆形或倒披针形;雄蕊3;柱头2~3。胞果扁球形,不裂,极皱缩,超出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或黑色。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田野间。分布我国南北各地。

化学成分叶含维生素C35.1毫克%。

性味甘淡,凉。

①《本草图经》:"大寒。"

②江西《草药手册》:"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疮肿,牙疳,虫咬。

①盂诜:"苋:补气,除热,通九窍。"

②《纲目》:"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③江西《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利屎,止痛,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煅研外擦。

复方①治疮肿:野苋、龙葵。煎水洗。

②治走马牙疳:野苋根煅存性,加冰片少许,研匀擦牙龈。

③治蛇咬伤:野苋全草,捣敷患处。(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蜂虿螫伤:野苋,挼擦之。(姚僧坦《集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苋

药材名称白苋

拼音Bái Xiàn

别名细苋、糠苋、野苋、猪苋

出处出自《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皱果苋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viridi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全株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40-80cm。根白色,较茎稍粗。茎少分枝,有条纹,细弱,淡绿色或绿紫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6cm;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9cm,宽2.5-6cm,先端钝尖而微缺,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两面光滑,上面常有一“V”字形白斑,叶脉下面明显。夏、秋季开淡黄绿色小花,单性或杂性,为腋生穗状花序,或集成大型稀疏的顶生圆锥花丛;花被3片,膜质;雄蕊3个,比花被片短。胞果圆形,扁平,不开裂,极皱缩,超出花被片。种子近球形,黑色有光泽,具环状边缘。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生于庭园、路边及开垦后被废弃的沙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陕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主根圆锥形。全体紫红色或棕红色。茎长40-80cm,分枝较少。叶互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2-9cm,宽2.5-6cm,先端圆钝而微凹,具小芒尖,基部近楔形;叶柄长3-6cm。穗状花序腋生。胞果扁球形,不裂,极皱缩,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细小,褐色或黑色,略有光泽。气微,味谈。

化学成分全草含24-乙基-5α-胆甾烷-7,反甙-22-二烯-3β-醇(24-ethyl-5-cholesta-7,trans-22-dien-3β-ol),菠菜甾醇(spinasterol),24-甲基-7-胆甾烯醇(24-methyllathosterol),24-甲基-22-去氢-7-胆甾烯醇(24-methyl-22-dehydrolathosterol),24-乙基-7-胆甾烯酸(24-ethyllathosterol),24-乙基胆甾醇(24-ethylc-hoesterol),24-乙基-22-去氢胆甾醇(24-ethyl-22-dehydrocholeste-rol)[1],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维生素(vitmin)A。叶中含堇黄质violaxanthin),新黄质(neoxan-thin),β-胡萝卜素,α-隐黄质(α-cryptoxanthin),叶黄素(lu-tein)[2],维生素C(vitmin C)[3],类脂和以棕榈酸为主的脂肪酸[4]。从根分得苋菜甾醇(amasterol)[5]。

性味甘;淡;性寒

归经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痢疾;泄泻;小便赤涩;疮肿;蛇虫螫伤;牙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捣烂绞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煅研外擦;煎液,熏洗。

各家论述1.孟诜:苋:补气,除热,通九窍。

2.《纲目》: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3.江西《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藏方枝柏

    药材名称滇藏方枝柏拼音Diān Cánɡ Fānɡ Zhī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滇藏方枝柏的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wallichiana(Hook.f.et Thoms.)

  • 茭白

    《中药大辞典》:茭白药材名称茭白拼音Jiāo Bái别名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孟诜),菰首(《本草拾遗》),菰笋、菰手、茭笋(《本草图经》),茭粑(《纲目

  • 附地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附地菜药材名称附地菜拼音Fù Dì Cài别名伏地菜来源为紫草科附地菜属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

  • 鸡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蛋花药材名称鸡蛋花拼音Jī Dàn Huā别名缅栀子来源为夹竹桃科鸡蛋花属植物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 [P. rubra

  • 刺槐花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药材名称刺槐花拼音Cì Huái Huā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原形态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

  • 苦艾

    药材名称苦艾拼音Kǔ ài英文名Common Wormwood别名苦蒿、啤酒蒿出处始载于《生药学》。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中亚苦蒿的叶和花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absinthu

  • 蛞蝓

    《全国中草药汇编》:蛞蝓药材名称蛞蝓拼音Kuò Yú别名鼻涕虫、大蛞蝓、黄蛞蝓、野蛞蝓、双线粘液蛞蝓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蛞蝓科大蛞蝓Limax maximus L.;黄蛞蝓L. f

  • 鸡排骨草

    药材名称鸡排骨草别名刺蕊草、牛虱麻、高脚流明草来源唇形科鸡排骨草Pogostemon glaber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广东。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肺结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桃根

    《中药大辞典》:桃根药材名称桃根拼音Táo Gēn别名桃树根(《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桃仁"条。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