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勒

白勒

药材名称白勒

拼音Bái Lè

英文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e Root-bark

别名五加皮鹅掌楸、三叶五加、刺三甲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Merr. 的根皮。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1~7m,枝疏生向下的钩刺。掌状复叶,小叶3,很少4~5,中央的1片较大,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8cm,宽1.5~4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刺毛;总叶柄长2~5cm,疏生钩刺。伞形花序3~10个生于小枝顶端,很少单生,花萼有5齿;花瓣5,黄绿色;雄蕊5;子房2室,花柱2,合生至中部。果实扁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分布于北起秦岭南坡,但在长江中下游北界约为北纬31°,向南各地均产。

性状根皮呈不规则筒状,稍弯曲,厚0.5~1mm。外表面灰红棕色,皮孔较小,类圆形或略横向延长,长0.8~3 .5mm,直径0.5~1mm;内表面灰褐色。折断面有棕色点状树脂道,可见其中的亮黄棕色油树脂。气微香,味微辛、苦。

化学成分含异贝壳杉烯酸(kaurenoic acid)、β-谷甾醇。

功能主治细柱五加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毛叶白粉藤根

    药材名称毛叶白粉藤根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苦郎藤Cissus assamica (Laws.)Crai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a

  • 橘红珠

    《中药大辞典》:橘红珠药材名称橘红珠拼音Jú Hónɡ Zhū别名橘珠、橘胎(《广西中药志》)。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幼小果实。春季采收落下的幼果,晒干即成。

  • 地膜香

    药材名称地膜香拼音Dì Mó Xiānɡ别名百里香、地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阿尔泰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altaicus Klok. Et Shost采收和储藏:7-8

  • 落地小金钱

    药材名称落地小金钱拼音Luò Dì Xiǎo Jīn Qián别名鱼胆草、蛇总管、四环素草、苦草、苦胆草、地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苦玄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a fel-ter

  • 雁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雁肉药材名称雁肉拼音Yàn Ròu别名大雁肉、鸿雁肉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

  • 鬼箭锦鸡儿

    《中药大辞典》:鬼箭锦鸡儿药材名称鬼箭锦鸡儿拼音Guǐ Jiàn Jǐn Jī ér别名着母香(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皮、茎、叶。8~9月采收。

  • 上山虎

    药材名称上山虎拼音Shànɡ Shān Hǔ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榕叶冬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ficoidea Hems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榕叶冬青

  • 鲦鱼

    《中药大辞典》:鲦鱼药材名称鲦鱼拼音Tiáo Yú别名鮂、黑鰦(《尔雅》),白鲦(《毛诗笺》),参鱼、肉条鱼(《尔雅翼》),鲹鱼(《纲目》),白漂子(《黑龙江流域鱼类》),鲹鲦(《

  • 南藤

    《中药大辞典》:南藤药材名称南藤拼音Nán Ténɡ别名丁父、丁公寄(《别录》),丁公藤(《本草拾遗》),石南藤(《本草图经》),搜山虎(《滇南本草》),风藤(《纲目》),蓝藤(《

  • 钩吻

    《中药大辞典》:钩吻药材名称钩吻拼音Gōu Wěn别名野葛(《本经》),秦钩吻、毒根(《吴普本草》),冶葛、胡蔓草(《南方草木状》),黄野葛(《千金方》),除辛(《蜀本草》),吻莽、断肠草(《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