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州本产药材》。即蒲种壳,详该条。
与冷灸相对而言,称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如艾灸、灯火灸等。
通谿。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
【介绍】:见周祐条。
见《本草纲目》。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
【生卒】:581~659?【介绍】:唐代官吏。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唐太宗时近臣,656年(显庆初年),任仆射(宰相);657年,与李勣等组织修定本草,较其前代本草书新增药物一百多种,于显
疾病的发生和经过。《灵枢·寿夭刚柔》:“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详该条。
出《素问·血气形志篇》。指循行经过上肢的六条经脉,包括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