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疫喉

疫喉

病名。凡由于感受时行疫疠之邪而引起的喉科急性传染病者为疫喉,包括白喉和疫喉痧两证。前者多发于秋、冬二季,后者多在春、冬二季发生。本病多见于小儿,成人较少,病情较重,变化迅速,对健康威胁极大,故除积极给予必要的治疗和处理外,搞好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治疗分别详见白喉及疫喉痧各条。

猜你喜欢

  • 木梨花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茉莉花,详该条。

  • 痰稀白

    属湿痰、寒痰。若兼咳而声音重浊,鼻塞,多为外感风寒。

  • 大黄芪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黄芪、桂心、巴戟天、石斛(酒浸)、泽泻、茯苓、炮姜各三两,防风、独活、人参各二两,炮天雄、芍药、炮附子、半夏(汤洗七次)、细辛、白术、黄芩、天花粉各一两。为末,每服四钱,加

  • 银楂姜桂大黄汤

    《温热经解》方。银花炭、山楂炭、赤砂糖各三钱,大黄一钱,肉桂、炮姜各二分。水煎服。治下瘀血痢,色纯黑如漆者。

  • 弄痛

    指妊娠临月,腹痛不甚,或时痛时止,或腹痛而腰不痛等,均非正产之候。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三:“大凡生产自有时候,痛不甚者,名曰弄痛。”②《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妊娠临月腹痛,或作或止,名曰弄痛,非

  • 八角茶

    见《本草从新》。为枸骨叶之别名,详该条。

  • 一字金丹

    《证治准绳·幼科》集六方。紫花地丁、蚤休、山慈菇。为细末,每服一字,开水送下。治痘毒及痘黑陷倒靥,干枯不起。

  • 胃主受纳

    胃的功能之一。指接受和容纳水谷。这种功能,主要靠胃气的作用。胃气虚则饥不受谷食,胃气逆则呕吐,食入反出。《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景岳全书·饮食

  • 水瘿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崔氏云凡水瘿、气瘿可差,石瘿不可治疗。”指由于水土因素所致的瘿病。参见瘿及有关条。

  • 燥瘕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属八瘕之一。多因暑月行经时,劳役恚怒所致。症如半杯下覆,游移腹中不定,痛连两胁,上下引心而烦,不得太息,两足痠软枯瘦,久立则痛,遗尿失精,便难盗汗,妨碍饮食,时欲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