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灵枢·经脉》。即兑骨。见该条。
见《中药志》。为银柴胡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颜条。
见《吉林中草药》。即冰凉花,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与生平不详。撰有《简验方》1卷,已佚。
望诊重点内容之一。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为胃气的反映。经脉中,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因此,脏腑有病,可以影响舌的变化。舌诊主要按照舌面部位
流于阴地的泉水。因长期不见日光,又含有动、植物腐烂后的毒质,如不经处理,饮后易引起中毒。
病证名。地丁(即悬雍垂)红热肿痛。为心火上炎,血热为患所致。病之初起,地丁微红,逐渐肿大,继而色鲜红,肿甚而热痛,啼叫不安,妨碍吮乳、吞咽和呼吸,并有窒息的危险。治宜泻火解毒,用犀角、连翘、黄连、大青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窝儿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草药》。即墓头回,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