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王灼疮

王灼疮

出《诸病原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五脏所藏

    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 足太阴气绝

    指足太阴脾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舌萎,唇反。《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 仓公

    【介绍】:见淳于意条。

  • 见肿消

    ①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白蔹之别名。②见《陕西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③见《江苏药材志》。为鬼箭羽之别名。④见《分类草药》。为商陆之别名。⑤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各详该条。

  • 暴风客热

    病名。见《银海精微》。俗称伤寒眼。因风热之邪突然外袭所致。眼部暴发赤热肿痛,沙涩羞明,热泪如汤,甚至胞肿难开,白睛浮肿高于黑睛,并可兼有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可选服羌活胜风

  • 红点紫舌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赵氏治喉指掌》:“红点紫舌,因心脾二经热极所致。满口红点紫色作烂而痛,或身有赤斑。”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热。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 小儿风痢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风毒内袭小儿脾胃而致的痢疾。其特点是便下黄褐色,与疳泻颇相类似,但风痢粪便不臭为异。治宜去脾胃风毒,用泻黄散,送下香连丸。

  • 橡子

    出《庄子》司马彪注。即橡实,详该条。

  • 瞋(chēn 嗔)

    睁眼。《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

  • 风丹

    病名。①又名发风丹,出《幼幼集成·斑疹瘾疹证治》。瘾疹多属于脾,以其隐隐在皮肤之间,发而多痒,或不红者,为脾经感受风邪所致,称为风丹。用加味羌活散(羌活、前胡、桔梗、薄荷、枳壳、天麻、白芷、川芎、蝉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