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烟锅草

烟锅草

《中药大辞典》:烟锅草

药材名称烟锅草

拼音Yān Guō Cǎo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东亚唐松草。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毛。茎直立,红色,高65~150厘米。叶互生,2~3回3出复叶,具短柄,基部呈鞘状抱茎,叶片长达35厘米;小叶卵圆形,长1.6~5.5)厘米,宽1~4厘米,3浅裂,裂片全缘或具疏齿,下面被白粉,脉隆起。圆锥花序,长10~35厘米;花小形,直径约7毫米,黄绿色;萼片4,绿白色,狭卵形,长3~4毫米;无花瓣;雄蕊多数,长约7毫米;心皮2~4,柱头箭头形。瘦果卵球形,长2~3毫米,纵肋明显。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或山地林边和山谷沟边。分布贵州、湖北、四川、甘肃、陕西及华北、东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唐松草碱0.08%、唐松草任碱、高唐松草任碱、唐松草殂碱。茎、叶含唐松草碱0.004%、唐松草北碱和唐松草北碱甲醚。叶中还含黄酮甙唐松草素。

从叶、茎、根部所得到的季铵盐基,因其产地不同而各异。例如:日本德岛产品的叶、茎,根含唐松草碱,长野产品的茎、叶含高唐碱,高知产品含唐松草碱和小檗碱。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生物碱的作用,参见"唐松草"、"青木香"条。

性味《陕西中草药》:"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牙痛,急性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粉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烟锅草

药材名称烟锅草

拼音Yān Guō Cǎo

英文名East-Asia Low Meadowrue

别名马尾黄连金鸡脚下、马尾连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东亚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minus L.var.hypoleucum (Sieb.et Zucc.)Miq.[T.thunbergii DC.;T.thunbergii DC var.majus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用。

原形态东亚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1-1.5m,全株无毛。茎直立,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达4cm,基部有狭鞘;茎中部叶为三至四回三出羽状复叶,有短柄或无柄;叶片长达20cm;小叶纸质或薄某月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5-2cm;小叶纸质或薄革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5-2cm,宽1-2.5cm,先端3浅裂,或5裂齿,上面暗绿色,下面有白粉,呈粉绿色,叶脉隆起,网脉明显。圆锥花序长达3.5mm,黄绿色,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6mm,花丝丝状,花药狭和圆表,长约2mm,先端有短尖头;心皮3-5mm,有8条纵肋。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地林边或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由数至十数个节结连生,常中空。细根数十至百余条密生于根芭下面,长10-20(-30)cm,直径1-1.5mm,软而扭曲,常缠绕成团;表面浅棕色,疏松,皮层常脱落,脱落处现棕黄色木心;断面纤维性,气微,味稍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类圆形。表皮常脱落,残留者可见1裂方形表皮细胞,常压扁或特化为根毛。皮层较宽,靠外侧有2-3列纤维和纤维状石细胞,连成环带,细胞壁棕黄色,强木化;内皮层母细胞切向延长,分隔成3-4个子细胞,凯氏带明显。中柱鞘细胞2-3列,壁增厚,非木化。初生木质部三原型;木质部3束与在型纤维束相间排列。

化学成分根含唐松草碱(Thalictrine, Magnoflorine)0.08%、唐松草任碱(Thalicrine)、高唐松草任碱(Ho-mothalicrine)、唐松草姐碱(Thalithuberine)。茎、叶含唐松草碱0.004%、唐松草北碱(Thalicberine)和唐松草北碱甲醚(o-methylthalicberine)。叶中还含黄酮甙唐松草案(Tbalictiin)。从叶、茎、根部所得到的季按盐基,因其产地不同而各异。例如:日本德岛产品的叶、茎、根含唐松草碱,长野产品的茎、叶含高唐碱(Takatonin),高知产品含唐松草碱和小菜碱。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生物碱的作用,参见唐松草、青木香条。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主百日咳;痈疮肿毒;牙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撒敷患处;或煎水洗;或捣烂敷。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牙痛,急性皮炎,湿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肉

    《中药大辞典》:马肉药材名称马肉拼音Mǎ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原形态马(《诗经》)体长约1.5~2.5米,高约1~1.5米。毛色随种类而不同。头、面狭长,耳直立能动.前额

  • 橘络

    《全国中草药汇编》:橘络药材名称橘络拼音Jú Luò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的果皮内的筋络。由果皮内撕下,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

  • 抱树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抱树莲药材名称抱树莲拼音Bào Shù Lián别名抱石莲、瓜子菜、飞莲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抱树莲属植物抱树莲Drymoglossum pilosell

  • 滇海水仙花

    药材名称滇海水仙花拼音Diān Hǎi Shuǐ Xiān Huā别名大报春花、水白菜、大癞痢出处滇海水仙花始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滇海水仙花,生海滨。铺生,长叶如车前草而瘦,粗厚涩纹,层层

  • 细叶藁本

    药材名称细叶藁本拼音Xì Yè Gǎo Bě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细叶藁本的根和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etnussimum (Nakai)Ki-tag.(Angelic

  • 香樟

    药材名称香樟拼音Xiānɡ Zhānɡ别名樟木树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或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阴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

  • 秋海棠果

    药材名称秋海棠果拼音Qiū Hǎi Tá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uansiana Andr.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果,多为鲜用。原

  • 毒箭羊角拗

    药材名称毒箭羊角拗别名毒毛旋花子来源夹竹桃科毒箭羊角拗Strophanthus hispidus DC.,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有栽培。化学成分种子含强心甙,毒毛旋花子甙。功能主治种子:有剧毒。强心

  • 功劳叶

    药材名称功劳叶拼音Gōnɡ Láo Yè别名枸骨叶、猫儿刺、枸骨刺、八角茶、老鼠刺、十大功劳叶、老虎刺、狗古艻、散血丹、八角刺、羊角刺、老鼠怕出处本品入药始见于《本草拾遗》,原名"枸骨叶"。功劳叶为十

  •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拼音Shān Ké Gǔ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别名小驳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