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满口疳蚀

猜你喜欢

  • 黑疔

    病名。①系指牙龈生疔色黑。多由阳明火毒、或大肠经湿热薰蒸而成。为疔生于牙缝龈肉上,其色黑,且麻木而痒,或破溃后流脓血,疼痛甚剧,连及腮项。“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

  • 风水肿

    水肿之一。亦称风水。多由脾肾气虚,汗出当风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夫风水肿者,由脾肾气虚弱所为也。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当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又与风湿相搏

  • 清毒活血汤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六方。紫草茸、当归、木通、生地黄、白芍药、连翘、牛蒡子、山楂、桔梗、黄连、黄芩、人参、黄芪、灯心。水煎服。治小儿痘不如期灌浆,板硬干黄,或灰滞紫黯干枯者。如形壮实者,去

  • 包兴言

    【介绍】:见张曜孙条。

  • 涂药板

    器械名。为咽部涂药用。柄长20厘米,头圆形(用钢或铜制),直径1.2厘米(图115)。图115

  • 肝阳偏旺

    即肝阳上亢。详该条。

  • 济生鹿茸丸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即鹿茸丸第三方,见鹿茸丸条。

  • 气门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 夹风伤寒

    病证名。《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孩子伤寒又夹风,目多泪泪脸腮红。太阳冷汗微生喘,口水如涎滴满胸。”治宜香苏饮,加桂枝,疏风散寒。

  • 太阳经证

    即太阳经病。见《伤寒医诀串解》卷一。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