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胎兼癥瘕。详该条。
①病名。温毒的别称。《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症疗法》:“其六兼毒,病名温毒,一名热毒,通称时毒。”详时毒条。②病邪名。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在泉,热毒不生。”③疮疹病因之一。
出《本草拾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多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万病回春·伤寒总论》:“伤寒阳毒斑黄者,狂叫欲走也。其症表里俱实,内外皆热,脉数有力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赤炎疮。详该条。
病名。出《秘传外科方》卷九。即中发背,见该条。
出《灵枢·五味》。指谷、肉、果、菜之适合于五脏病,如脾病宜秫米、牛肉、枣、葵;心病宜麦、羊肉、杏、薤;肾病宜大豆芽、猪肉、栗、藿;肝病宜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黄黍、鸡肉、桃、葱。五宜的说法附会于五行
【介绍】:见刘禹锡条。
推拿方法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痰饮方》。用手捏结喉部。常与点天突穴法同用治痰厥。《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痰饮方》:“捏结喉法……其令人喉痒作嗽之力尤速。欲习其法者,可先自捏其结喉,如何捏法即可作嗽,则
病证名。喘,指喘嗽;胀,指腹部及肌肤肿胀。喘与胀在病理机制上常互为因果,其关键在于肺、脾机能的异常。《证治准绳·幼科》:“凡喘嗽之证,若小便不利,则必生胀,胀则必生喘。要分标本先后,先喘而后胀者主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