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因恼怒而生,其形或大或小,炮白如有气。治法参疔疮,加疏肝解郁之品。忌气恼。
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症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
见《幼幼集成》。即挟热腹痛,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眼外观无异常而逐渐失明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目是五脏之精华,肝之外候也。肝气通于目,为停饮水渍,脏气不宣和,精华不明审,故不赤痛,亦无障翳,而不见物,故名青盲也。”亦有由儿在胎中,孕
①鼻出血。《素问·气厥论》:“传为衄衊瞑目。”指鼻衄轻微者。《类经》十五卷:“衄、衊皆为鼻血,但甚者为衄,微者为衊。”参见鼻衄条。②被血迹所污秽者。
见《女科辑要》。即子悬。详该条。
气功功法。从立式八段锦中衍化出来以坐式进行的十二节动功。见于《寿世传真》。十二节动作分别为:①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②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③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④微摆撼天柱;⑤赤龙搅水津,鼓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茯苓,详茯苓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多因跌打、压撞所致。可伤一骨或数骨,以第一和第五掌骨骨折为多见。伤处肿胀、疼痛、压之加剧,在折端有陷下或突起畸形,触摸时可有骨声,活动受限。治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用药参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