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上实下虚。详该条。
反治法之一。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之法。例如病人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面颊浮红、烦躁、口渴不欲饮,其中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面颊浮红、烦躁、口渴是假热,用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加猪胆
污秽混浊之意。①指腐败污秽之气以及山岚瘴气等。②指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身体散发的特殊气味。③指湿热熏蒸的秽浊。《温病条辨·上焦篇》:“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多因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湿热下注所致。症见阴户肿胀作痛,或小便涩滞,下腹部不舒,甚则伴有寒热等。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蛇床子、地肤子、黄柏、防风、苦参煎汤熏洗。
经验方。见《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大枫子1750克,薏苡仁、荆芥各250克,苦参、白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125克,白花蛇30克,苍术、白附子、当归、桂枝、秦艽、白芷、草乌、威灵仙、川芎、钩藤、何首
即痧药丸,见该条。
书名。4卷。清·钱秀昌撰。刊于1818年。本书系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基础上参以作者的临床经验编成。卷1为人体要穴、正骨器械、骨度及脉诀;卷2为治伤三十六则,治疗金疮的理论与身体各部伤科疾病;卷
《素问》篇名。本篇解释哭泣涕泪之原因,因其理至为精微,故名。内容主要说明涕泪的产生是受精神因素影响,文中还探讨了迎风流泪等病症的原因。
见《江西草药》。为零余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吹舌喉风。系因心血亏而火易动,肺气盈而水不升所致。症见喉风而面白,舌向上、或破或不破者(《咽喉经验秘传》)。治宜滋阴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加减。参见吹舌喉风、阴虚喉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