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见该条。
见《北京地区植物志》。即芦荟,详该条。
证名。指饱后行房,竭力伤肝所致的蓄血。《张氏医通·诸血门》:“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蓄血在胃口者,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应,合平胃散去苍术,加桃仁、丹皮相和服。虚人理中越鞠相和,服。在少腹,代抵当丸,加
《卫生宝鉴》卷十五方。狗脊六两半,苍术十两,香附十二两,陈皮九两,没药一两二钱,威灵仙三两,草乌二两半。为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温酒或热水送下,不拘时服。治风湿为病,血脉凝滞,腰腿
隅,两边相交成角。即曲周,详该条。
病证名。指湿热所致的腹泻。由湿热内侵,蕴结肠胃所致。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如泄泻黄稠,腹痛作热,面红口渴,此热湿也,其症多得于夏,以五苓散加滑石、甘草、木通治之。”如兼腹痛舌苔黄厚者,用香连导滞丸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淡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疫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