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正气不足。《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红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见该条。
病名。十二癥之一。《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候其人发语声嘶,中满浊而后语,乏气拖舌,语而不出,此人食结在腹,病寒,日里常水出,四体洒洒,常如发疟,饮食不能常,自闷闷而痛,此食癥病也。”《圣济总录》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密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茉莉花,详该条。
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详肾阳条。
见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