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毫毛

猜你喜欢

  • 上实下虚

    ①又称上盛下虚。由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一方面出现腰膝痰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上实下虚,切而从之。”②邪气

  • 湿痰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发于体肥之人,因湿痰客于经脉所致。《张氏医通·痿痹门》:“痿,属湿痰者,手足软弱,脉沉滑,兼腰膝麻木,或肿。”治宜燥湿化痰为主。《丹溪心法·痿》:“湿痰,二陈汤加苍

  • 破瘀消癥

    消法之一。用活血祛瘀的药物,消除腹中瘀血积块的方法。腹腔或子宫积块,推之不移动,舌有紫斑,脉涩。用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抵当汤之类。

  • 拢法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两手掌尺侧面对合,夹住应治疗部位的肌肉,一夹一放地反复进行;也可将肌肉夹起后摇动几下再放。多用于腹部。

  • 血山崩

    病名。指血崩。《中藏经》卷七:“治血山崩甚者,以凌霄花焙干为末,酒下三钱。”详血崩条。

  • 气郁胁痛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指七情过度,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一曰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胠胁肋痛,宜沉香降气散、枳壳煮散、枳壳散、桂枝汤、小龙

  • 尺之五里

    指手五里穴。《灵枢·小针解》:“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五里穴为禁刺穴,如频频施刺,就会使阴气被夺而死。

  • 邵元伟

    【介绍】:见邵弁条。

  • 大松身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宽筋藤之别名,详该条。

  • 肉蕈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蘑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