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正营

正营

经穴名。代号:GB1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头顶部,当瞳孔直上入发际2.5寸处;或于头临泣后2寸取穴。另说在入发际2.5寸(《千金翼方》);“目窗后一寸五分”,即入发际3.5寸(《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吻合支;并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偏头痛目眩齿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产后咽喉作蝉声

    病证名。产后危证之一。出孟葑《仁寿镜》。因产后败血冲遏于心,入于肺,气与血并,喉声如蝉鸣。治宜乳香一钱,煎汤入陈酒三分服之。

  • 牛皮菜

    见《滇南本草》。为莙送菜之别名,详该条。

  • 紫背金牛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约编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 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下肢踝以下部分,由踝、跖、趾组成,上接胫。

  • 金实不鸣

    ①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受外邪而致。有寒热之分:①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②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亦见声音嘶哑

  • 秦归

    见《本草纲目》。为当归之药材名,详该条。

  • 小儿吐泻

    病证名。《活幼心书》:“吐泻者,乃挥霍扰乱之证。霍者吐,乱者泻。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泻者,莫不由中焦而作。”《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多病于春夏秋三时,惟冬时绝少者,盖吐泻皆因脾胃虚冷所致,以

  • 金丝茅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 凤尾伸筋

    见《湖南药物志》。为伸筋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