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中见白滑苔。多见于酒客外感风寒,宜解表散寒,兼解酒毒(见《伤寒舌鉴》)。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腰痛。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外科钤》卷六十四。即蜡矾丸,见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诊家正眼》:“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乃动。”主脏气衰弱。多见于心脏疾患、惊恐、跌打重证。个别孕妇接近分娩时亦可出现。
见《本草纲目》。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始独立设科,参见十三科条。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病证名。指因情志不舒,烦劳过度,肝阴暗耗,而致肝阳上僣引起者。症见时时头晕头痛,睡眠不宁,容易激动,脉弦。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等方。肝阴偏虚者,心烦少寐,舌红少苔,宜滋养肝肾之阴,用二至丸、
见世补斋医书条。
眼科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翳之色白者称白翳。详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