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梨皮

梨皮

《中药大辞典》:梨皮

药材名称梨皮

拼音Lí Pí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的果皮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

功能主治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治暑热烦渴,咳嗽,吐血,发背,疔疮。

①《滇南本草》:"敷发背疔疮。"

②《本草再新》:"清心降火,滋肾益阴,生津止渴,除烦去湿。"

③《陆川本草》:"治痧积暑热。"

④《四川中药志》:"清暑热,止烦渴,生律,收敛。治痢疾及咳嗽有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痢疾久不止:沙梨皮,石榴果壳。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水肿病之消化不良:沙梨皮、五加皮陈皮、桑白皮茯苓皮。水煎或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梨皮

药材名称梨皮

拼音Lí Pí

英文名pericarp of Bretschneider pear, pericarp of Sand pear, pericarp of Ussurian pear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2.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Ficus pyrifolia Burm.f.]3.Pyrus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削取果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白梨 乔木,高达5-8m。树冠开展;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叶柄长2.5-7cm;托叶膜质,边缘具腺齿;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3.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微向内合拢,初时两面有绒毛,老叶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直径4-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花梗长1.5-3cm;花瓣卵形,长1.2-1.4cm,宽1-1.2cm,先端呈啮齿状,基部具短爪;雄蕊20;长约花瓣的一半;花柱5或4,离生,无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微扁,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

2.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果实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

3.秋子梨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叶形大,长5-10cm,宽4-6cm,叶边刺芒长;花柱5;果实黄色,果梗长1-2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白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

2.沙梨:生于海拔100-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

3.秋子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

资源分布:1.白梨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等地。

2.沙梨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3.秋子梨分布东北、华北及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果皮呈不规则片状,或卷曲成条状,外表面淡黄色,有细密斑点,内表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而酸。

性味甘;涩;凉;无毒

归经肺;心;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心润肺;降火生津,解疮毒。主暑热烦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癣;发背;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汁涂。

复方①治痢疾久不止:沙梨皮、石榴果壳。煎服。(《四川中药志》)②治水肿病之消化不良:沙梨皮、五加皮陈皮、桑白皮茯苓皮。水煎或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敷发背疔疮。

2.《本草再新》:清心降火,滋肾益阴,主津止渴,除烦去湿。

3.《陆川本草》:治痧积暑热。

4.《四川中药志》:清暑热,止烦渴,生津,收敛。治痢疾及咳嗽有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棯叶

    药材名称山棯叶拼音Shān Shěn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叶。全年可采。性味甘,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②《本草求原》:&q

  • 山马鞭草

    药材名称山马鞭草拼音Shān Mǎ Biān Cǎo英文名Denseleaf Sedg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密叶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mau

  • 岩石羊

    药材名称岩石羊拼音Yán Shí Yánɡ别名树莲藕、半球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短刺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Mazz.采收和储

  • 绒毛桢楠

    药材名称绒毛桢楠拼音Rónɡ Máo Zhēn Nán别名野枇杷、山枇杷、猴高铁、掠头柴、江南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绒毛桢楠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velutina Cha

  • 毛女贞

    药材名称毛女贞拼音Máo Nǚ Zhēn别名山万年青、蚊子木、岩白蜡、蜡树、细木南、回嚼、苦丁茶、苦味散、冬青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光萼小蜡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刺楸树皮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皮药材名称刺楸树皮拼音Cì Qiū Shù Pí别名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

  • 火殃簕

    药材名称火殃簕拼音Huǒ Yānɡ Lè别名霸王鞭、金刚纂、金刚树、龙骨树、肉麒麟、羊不挨、火旺、火巷、火焰、羊桠、扬丫、洋丫簕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

  • 鬼盖

    《中药大辞典》:鬼盖药材名称鬼盖拼音Guǐ Gài别名地盖(《别录》),鬼伞、朝生(陶弘景),鬼屋(《本草拾遗》),鬼菌(《广菌谱》)。出处《别录》来源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

  • 柞木叶

    《中药大辞典》:柞木叶药材名称柞木叶拼音Zhà Mù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

  • 麻母

    药材名称麻母拼音Má Mǔ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青海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niyida Wolff[A. ching-haiensis Shan xe K. T. 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