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眼胞痰核、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眼泡痰核、目疣。多由脾胃蕴热与痰湿相结阻滞经络而发。本病“睥外皮内,生颗如豆,坚而不疼。火重于痰者,其色红紫,乃痰因火滞而结。此生于上睥者
指头目昏花,胸中烦闷的症象。《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孔颖达疏:“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黄水芋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三痼。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
见《灵枢·骨度》。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相连接处。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
出《岭南采药录》。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