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杂病源流》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即悬雍垂。详该条。
也称汤头。即内服煎剂为主的药方。见汤头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牛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熏蒸疗法之一。即隔汤。用盛药水之器皿坐放于大盆之滚汤中,使药水保持热气较久,多供洗疮疡用。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出董炳《避水集验要方》。①指月经。②指经漏。
①泛指一切食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食味。”“味伤形。”②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③量词。单方独味。《本草纲目》:“治肺热似火燎,……宜一味黄芩汤。”④动词。钻研、体会。
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医醇賸义·胀》:“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血皆少,为清静之腑,寒气干之,故胁痛口苦;气郁不舒,故善太息也。当轻扬和解,后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天葵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