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医话良方
见柳州医话条。
见柳州医话条。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赤脉侵睛。多由心火上亢,三焦积热或心阴不足,肾水亏虚所致。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自眦部发出,走传白睛,甚至延及黑睛。赤脉从大眦发出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发出者,称小
见济生拔粹条。
渴证之一。①因失血所致的口渴症。《证治要诀·拾遗门》:“诸失血及产妇蓐中渴者,名曰血渴,宜求益血之剂。”可用四物汤、十全大补汤等方。②泛指劳伤元气及失血所致的口渴症。《不居集》卷二十五:“内伤劳役,精
见《新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详牵牛子条。
病证名。为小儿消渴之一。即消中。宋·黎民寿《简易方》:“若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内,消谷善饥,食欲倍常,不生肌肉,好饮冷水,小便频数,色白如泔,味甜如蜜,名曰消中,又曰脾消,属于中焦,病在水谷之海
病证名。指在行经期前,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详逆经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在产褥期的妇女。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瓦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种新编条。